-
粘毛鼠尾草2022-10-07 18:54:12
中药材“粘毛鼠尾草”。别名:野芝麻、黄花鼠尾草、吉子嘎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一海拔25003700m的山坡草地,沟边阴处,山脚山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粘毛鼠毛草,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3090cm。根长锥菜,褐色。茎密被有粘膜的长硬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26cm,被粘腺的长硬毛;叶片戟形或戟状三角形,两面被粗伏毛,下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糙苏2022-10-07 18:53:57
中药材“糙苏”。别名:大叶糙苏、山苏子[内蒙古]、续断[宁夏]、山芝麻。性味:辛,温。功能主治:祛风活络,强筋壮骨,消肿。用于感冒,风湿关节痛,腰痛,跌打损伤,疮疖肿毒。用法用量:2~4钱。别名:山苏子(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地林中、林边灌丛中、河岸、山谷。分布辽宁、吉林、河北、河南,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湖北、四川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紫柚木2022-10-07 18:53:45
中药材“紫柚木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潮湿疏林中。我国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引种栽培。 资源分布:分布印度、缅甸、以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。原形态:柚木,落叶大乔木,植株高可达40m。小枝四棱形,具4深槽,被灰黄色或灰褐色星状绒毛。单叶对生;叶柄粗壮,长24cm;叶片厚纸质或革质,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1545cm,宽823cm,基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紫珠2022-10-07 18:53:37
中药材“紫珠”。别名:紫珠草、止血草。性味:苦、涩,平。功能主治:止血,散瘀,消炎。用于衄血,咯血,胃肠出血,子宫出血,上呼吸道感染,扁桃体炎,肺炎,支气管炎;外用治外伤出血,烧伤。用法用量:1~3钱;外用适量,研粉敷患处。别名:紫荆(《本草拾遗》),粗糠仔、鸦鹊板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止血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螃蟹目、雅目草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,白毛柴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紫荆皮2022-10-07 18:53:30
中药材“紫荆皮”。性味:苦,平。功能主治:活血通经,消肿止痛,解毒。用于月经不调,痛经,经闭腹痛,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,咽喉肿痛;外用治痔疮肿痛,虫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2~3钱。外用适量,煎汤洗,或研粉调敷患处。备注:(1)南五味子的根皮,北京市通称为“川槿皮”。别名:肉红、内消(《纲目》),紫荆木皮(《本草经疏》),白林皮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出处:《日华子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紫茉莉子2022-10-07 18:53:26
中药材“紫茉莉子”。别名:土山柰(《纲目拾遗》)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紫苏苞2022-10-07 18:53:23
中药材“紫苏苞”。出处:《本草逢原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红三七2022-10-07 18:53:06
中药材“红三七”。别名:扭子七(《四川中药志》),九节犁、九节雷、赶山鞭、蜈蚣七、伞墩七、螺丝七(《陕西中草药》),螺丝三七、血三七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中山区的林下或潮湿地方,常见于黄沙泥地中。分布河北、山西、河南、陕西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浙江、江西等地。产四川、陕西等地。原形态:支柱蓼,又名:九牛造。 多年生草本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红头小仙2022-10-07 18:53:00
中药材“红头小仙”。别名:毛干药、甲冬仗、那猪草(《广西药枝名录》),紫背倒提壶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处: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沟边、田埂。分布我国西南和南部。原形态:一至二年生草本,高约60厘米。茎直立。密被淡黄色长毛。单叶互生,椭圆形,长2~4厘米,宽0.8~1.5厘米,先端稍尖,基部楔形,下延成柄,叶缘有细尖齿。头状花序,排成紧密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红木子2022-10-07 18:52:53
中药材“红木子”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森林边。分布四川、湖北等地。原形态:山羊角树,又名:山丁木。 落叶小乔木,高5~12米。小枝灰色,无毛。单叶互生,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,长9~14厘米,阔4.5~6厘米,先端尾尖,基部圆形或阔楔形,边缘具稀疏小齿,齿尖有腺体,革质,上面深绿色,无毛,下面淡绿色,脉上被细毛;叶柄长5~9厘米,圆锥花序顶生;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