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午香草2022-10-07 19:29:00
中药材“午香草”。别名:香附草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高山疏林下草丛中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,全体密被白色绵毛。单叶互生,带状披针形,先端长渐尖;基部抱茎,全缘.头状花序排列成小伞房花序,花全部管状,总苞片数列,通常白色。瘦果小,长椭圆形,冠毛1列,刺毛状。性味:辛,温。功能主治:消炎止痛,健胃行气。治扁桃体炎,急牲胃肠炎,膀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兔毛蒿2022-10-07 19:31:37
中药材“兔毛蒿”。别名:线叶菊、西伯利亚艾菊、兔子毛、疔毒花、惊草、荆草。生境分布:黑龙江、内蒙古、山西、河北。化学成分:全草含挥发油0.3%,黄酮类,三萜皂甙,酸性成分,糖及多糖类。药理作用:抑菌试验:1.挥发油水饱和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变形杆菌、福氏痢疾杆菌、鲍氏痢疾杆菌都有抑制作用,药液低浓度对前三种菌仍有抑菌作用。2.。性味:苦,寒。注意:副作用主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乌蔹莓2022-10-07 19:34:03
中药材“乌蔹莓”。别名:母猪藤、红母猪藤、五爪龙、五叶藤、五龙草。性味:苦、酸,寒。功能主治:解毒消肿,活血散瘀,利尿,止血。用于咽喉肿痛、目翳,咯血,血尿,痢疾;外用治痈肿,丹毒,腮腺炎,跌打损伤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研末调敷或取汁涂患处。备注:(1)治咽喉肿痛、乳痈、热疖疮肿及皮肤创伤发炎红肿等症,可单用本品一两,煎服;也可配合蒲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鳖肉2022-10-07 18:30:04
中药材“鳖肉”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化学成分:食部100克含水分80克,蛋白质16.5克,脂肪1.0克,碳水化物1.6克,灰分0.9克;钙107毫克,磷135毫克,铁1.4毫克,硫胺素0.62毫克,核黄素0.37毫克,尼克酸3.7毫克。又每100克含维生素A13国际单位。归经:《本草求真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飘拂草2022-10-07 18:32:26
中药材“飘拂草”。出处: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稻田或草地上。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变异极大,秃净或稍被柔毛。茎细,高25~50厘米,在花序下3~5棱形。叶线形至狭线形,长10~30厘米,宽1~3毫米;鞘革质,上端近于截形。伞形花序单生或复生,长3~7厘米:苞片3~4,叶状;其中1~2枚常长于花序;小穗卵状矩圆形,长5~10毫米: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雉2022-10-07 18:33:34
中药材“雉”。别名:华虫(《尚书》),疏趾(《礼记》),野鸡(《广雅》),雄鸡(《日华子本草》),环颈雉(《脊椎动物分类学》),山鸡、项田野鸡(《中国动物图谱·鸟类》)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几遍全国。原形态:体长约90厘米。雌雄异色;雄者羽色华丽;头顶黄铜色,两侧有微白眉纹。虹膜栗红色,眼周裸出。嘴淡角色,基部转黑。颏、喉和后颈均黑,而有金属反光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金荞麦2022-10-07 18:35:52
中药材“金荞麦”。性状:本品呈不规则团块或圆柱状,常有瘤状分枝,顶端有的有茎残基,长3~15cm,直径1~4cm。表面棕褐色,有横向环节及纵皱纹,密布点状皮孔,并有凹陷的圆形根痕及残存须根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淡黄白色或淡棕红色,有放射状纹理,中央髓部色较深。气微,味微涩。贮藏:置干燥处,防霉,防蛀。炮制: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晒干。鉴别:(1)本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酒糟2022-10-07 18:38:01
中药材“酒糟”。别名:甜糟(《本草拾遗》),糟(《日华子本草》),红糟(《养生必用方》),酒醅糟、粕(《纲目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化学成分:酒糟因制酒原料及方法之不同,所含成分亦异,其仅分离酒液的酒糟中尚含相当量的乙醇,若经蒸吊烧酒后,则乙醇的含量极少。性味:甘辛,温。 ①《纲目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西伯利亚蓼2022-10-07 18:40:21
中药材“西伯利亚蓼”。别名:剪刀股、野茶、驴耳朵、牛鼻子、鸭子嘴。出处:始载于《青藏高原药用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盐碱荒地或砂质含盐碱土壤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四川、云南和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620cm。有细长的根茎。茎斜上或近直立,通常自基部分枝。叶互生,有短柄;叶片稍肥厚,近肉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蘡薁根2022-10-07 18:42:47
中药材“蘡薁根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