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唐古特青兰苗2022-10-07 19:26:43

    中药材“唐古特青兰苗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9004000m的干燥河谷的谷岸、山坡路旁、草滩、高山草地或松林林缘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醛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1045cm。有多数须根,直径12mm,表面黑褐以。茎直立,四棱形,带紫红色,被倒向柔毛。叶对生;基生叶具长柄,茎生叶柄长38mm;叶片羽状全裂,长22.5cm,宽1.5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十八症2022-10-07 19:29:02

    中药材“十八症”。别名:歪叶子兰、大肠风。性味:辛,温。功能主治:祛风散寒,散瘀止痛。用于感冒,风湿筋骨痛,跌打肿痛,痛经,闭经,胃寒疼痛;外用治毒蛇、蜈蚣咬伤。用法用量:2~3钱,水煎或浸酒服。外用适量,研粉调涂患处。别名:歪叶子兰、小麻疙瘩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: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高山密林的阴暗山沟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兔皮毛2022-10-07 19:31:39

    中药材“兔皮毛”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乌鸦翅羽2022-10-07 19:34:05

    中药材“乌鸦翅羽”。别名:鸦翅(《丹溪心法》)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鳖胆2022-10-07 18:30:05

    中药材“鳖胆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化学成分:Amyda japonica的胆汁,含两个内酯:三羟基甾族胆烷酸内酯,及其多一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风藤草根2022-10-07 18:32:27

    中药材“风藤草根”。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高山林边或草地上。分布云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黄毛铁线莲又名:风藤草(《滇南本草》),金毛铁线莲。 攀援藤本。茎长达3米,幼枝密生短柔毛。3出复叶,对生或数个和1~3朵花一同自二年生枝的腋芽生出;中央小叶菱状倒卵形,长2.4~6厘米,3浅裂,边缘疏生牙齿,两面都有黄色绢状短柔毛,下面较密,侧生小叶较小,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2022-10-07 18:34:45

    中药材“锡”。别名:白锡(《山海经》),矧(《尔雅》),镴(《周礼》郑玄注),白镴(《尔雅》郭璞注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生境分布:产于云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矿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钗凤尾蕨2022-10-07 18:35:53

    中药材“金钗凤尾蕨”。别名:羽叶凤尾蕨、南方凤尾蕨(广东)、青丫蕨、冷蕨草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800m的林下、沟边酸性土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陆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5060cm。根茎短,斜生,顶端和叶柄基部有狭披针形鳞片。叶纸质,近丛生,一型;叶柄禾秆色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遍地金2022-10-07 18:38:04

    中药材“遍地金”。别名:小疳药、雀舌草、痧子草、青鱼胆、肝炎草、蚂蚁草。生境分布:云南、广西。性味:苦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通经活血。主治口腔炎,小儿白口疮,小儿肺炎,小儿消化不良,乳腺炎,腹泻久痢,痛经。外用治黄水疮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1~3钱。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锅巴草(《云南中医验方》),蚂蚁草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。生境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西南小阴地蕨2022-10-07 18:40:23

    中药材“西南小阴地蕨”。别名:西南阴地蕨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6003200m的溪边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华南。原形态:多年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约40cm。根茎粗短,直立或斜生,具肉质根,粗壮,不分枝。总叶柄长1012cm,粗大而多汁,无毛或稍有疏毛;营养叶柄长78cm;叶片草质,近五角形,长1520cm,宽1724cm,基部深心形,先端渐尖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