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锡2022-10-07 18:34:45
中药材“锡”。别名:白锡(《山海经》),矧(《尔雅》),镴(《周礼》郑玄注),白镴(《尔雅》郭璞注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生境分布:产于云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矿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金钗凤尾蕨2022-10-07 18:35:53
中药材“金钗凤尾蕨”。别名:羽叶凤尾蕨、南方凤尾蕨(广东)、青丫蕨、冷蕨草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800m的林下、沟边酸性土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陆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5060cm。根茎短,斜生,顶端和叶柄基部有狭披针形鳞片。叶纸质,近丛生,一型;叶柄禾秆色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遍地金2022-10-07 18:38:04
中药材“遍地金”。别名:小疳药、雀舌草、痧子草、青鱼胆、肝炎草、蚂蚁草。生境分布:云南、广西。性味:苦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通经活血。主治口腔炎,小儿白口疮,小儿肺炎,小儿消化不良,乳腺炎,腹泻久痢,痛经。外用治黄水疮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1~3钱。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锅巴草(《云南中医验方》),蚂蚁草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。生境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西南小阴地蕨2022-10-07 18:40:23
中药材“西南小阴地蕨”。别名:西南阴地蕨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6003200m的溪边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华南。原形态:多年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约40cm。根茎粗短,直立或斜生,具肉质根,粗壮,不分枝。总叶柄长1012cm,粗大而多汁,无毛或稍有疏毛;营养叶柄长78cm;叶片草质,近五角形,长1520cm,宽1724cm,基部深心形,先端渐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藜芦2022-10-07 18:42:50
中药材“藜芦”。别名:黑藜芦、山葱、大叶藜芦、棕包头、人头发、七厘丹。性味:辛、苦,寒。有毒。注意:内服宜慎,孕妇忌服。不宜与人参、沙参、丹参、玄参、苦参、细辛、芍药同用。功能主治:祛痰,催吐,杀虫。用于中风痰壅,癫痫,疟疾,骨折;外用治疥癣,灭蝇蛆。用法用量:0.5~1钱;外用适量,研末敷患处。别名:葱苒(《本经》),葱葵、山葱、丰芦、蕙葵、公苒(《吴普本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莿(木冬)2022-10-07 18:45:12
中药材“莿(木冬)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阴蔽的丛林或疏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莿冬,灌木至小乔木,高25m。常有刺。叶互生;叶柄长35mm;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,长39cm,宽25cm,先端圆形或短渐尖,基部近圆形,两侧各有腺体1枚,两面无毛;基出脉3条。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,长36cm,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翅子木2022-10-07 18:50:02
中药材“翅子木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1780m的山坡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南部,福建、台湾有栽培。原形态:翅子树 大乔木。树皮光滑,幼枝密被茸毛。叶互生;叶柄粗壮,具条纹;托叶条裂,早落;小苞片条裂或掌状深裂;叶片革质,近圆形或长圆形,全缘、浅裂或有粗齿,长2434cm,宽1429cm,先端截形或近圆形,并有浅裂或突尖,基部心形,上面被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竹节人参叶2022-10-07 18:54:51
中药材“竹节人参叶”。别名:野三七叶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5080cm,或更高。根茎横卧,呈竹鞭状,肉质肥厚,白色,结节间具凹陷茎痕,叶为掌状复叶,35枚轮生于茎顶;叶柄长811cm;小叶通常5,叶片膜质,倒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,长518cm,宽26.5cm,先端渐尖,稀长尖,基部楔形至近圆形,边缘具细锯齿或重锯齿,上面叶脉无毛或疏生刚毛,下面无毛或疏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矮卫矛2022-10-07 18:57:14
中药材“矮卫矛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原形态:矮卫矛 矮小灌木,直立或匍匐,高达1m。叶互生或轮生;无柄;条形或条状披针形,长1.53cm,宽25mm,边缘常稍外卷。聚伞花序有花13朵,总花梗及花梗均细长,丝形,并有明显条形苞片及小苞片;花绿紫色,直径68mm,4数,雄蕊无花丝,子房每室具26颗胚珠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山蓼2022-10-07 18:59:32
中药材“白山蓼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高山冻原下界草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成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