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金色狗尾草2022-10-07 18:35:55
中药材“金色狗尾草”。别名:金狗尾、狗尾草、狗尾巴。生境分布:全国各地。性味:甘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,明目,止泻。主治目赤肿痛,眼脸炎,赤白痢疾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别名:金狗尾、狗尾巴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边、山坡和荒芜的园地及荒野。 资源分布:分布全国各地。原形态:金色狗尾草,一年生单生或丛生草本。秆直立或基部倾斜膝曲,近地面节可生根,高209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酒酿2022-10-07 18:38:07
中药材“酒酿”。别名:酒窝、浮蛆(《纲目拾遗》)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化学成分:酒酿的成分随发酵进度等而变化,成熟的酒酿,含水分50.108%,酒精2.105%,粗蛋白质3.789%,糖分27.765%,总酸0.301%(挥发酸0.031,不挥发酸0.271%),灰分0.085%。性味:《纲目拾遗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西南毛莨2022-10-07 18:40:26
中药材“西南毛莨”。别名:西南毛莨叶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3200m的林缘湿地或水沟旁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原形态:西南毛茛,一年生草本,高1030cm。采根细长,簇生。茎倾斜上升,近直立,节多数,下部茎节上生根,被柔毛或无毛。基生叶与茎一叶相同;叶柄长14cm,无毛或被柔毛,基部鞘状;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藤本夜关门2022-10-07 18:42:53
中药材“藤本夜关门”。生境分布:云南。性味:微涩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:消炎收敛。主治子宫脱垂,偏头痛,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1~2两;外用研细粉撒患处。别名:合包叶、猪叶莱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201600m的疏林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。原形态:灰毛白鹤藤 攀援灌木。茎圆柱形,密被白色或带灰色或淡褐色绒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37.5cm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莪术2022-10-07 18:45:15
中药材“莪术”。别名:温莪术、蓬莪术、山姜黄、芋儿七、臭屎姜。性状:蓬莪术:呈卵圆形、长卵形、圆锥形或长纺锤形,顶端多钝尖,基部钝圆,长2~8cm,直径1.5~4cm。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,上部环节凸起,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有残留的须根,有的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,有的可见刀削痕。体重,质坚实,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,蜡样,常附有灰棕色粉末,皮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芸薹子油2022-10-07 18:47:43
中药材“芸薹子油”。别名:菜子油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为栽培植物,喜肥沃、湿润的土地。 资源分布:主产区是长江流域和西北。原形态:油菜 二年生草本,高3090cm。无毛,微带粉霜。茎直立,粗壮,不分校或分枝。基生叶长1020cm,大头羽状分裂,项生裂片圆形或卵形,侧生裂片5对,卵形;下部茎生叶羽状半裂,基部扩展且抱茎,两面均有硬毛,有缘毛;上部茎生叶提琴形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美脉藁本2022-10-07 18:50:05
中药材“美脉藁本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8004000m的林及草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丽江地区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1540cm。基部必被纤维状枯萎叶鞘。根长约15cm,径约1cm。多分叉。茎自基部分枝。基生叶叶柄长24cm,基部扩大成鞘;叶片轮廓长卵形至卵形,长48cm,宽2.56cm,羽状分裂,羽片23对,基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红石耳2022-10-07 18:52:34
中药材“红石耳”。别名:石耳子、黄底石耳。性味:淡、微苦,平。功能主治:健胃消食,理气止痛。用于消化不良,小儿疳积,腹胀,腹痛,痢疾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备注:(1)同属植物黑石耳Gyrophora ternata Ach.与前种近似,可作红石耳的类同品入药。皮果衣属植物皮果衣Dermatocarpon miniatum (L.) Mann.与上种形态相似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短叶蹄盖蕨2022-10-07 18:57:17
中药材“短叶蹄盖蕨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701200m的混交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6075cm。根茎短而斜升,密被黑褐色、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2535cm,深禾秆色,基部黑褐色,膨大而向下尖削;叶片厚纸质,长圆状卵形,长3540cm,宽2025cm,三回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屈菜2022-10-07 18:59:35
中药材“白屈菜”。别名:山黄连、土黄连、牛金花、八步紧、断肠草[北京]。性味:苦,凉。有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止痛,止咳。用于胃炎,胃溃疡,腹痛,肠炎,痢疾,黄疸,慢性气管炎,百日咳;外用治水田皮炎,毒虫咬伤。用法用量:1~3钱;外用适量,研粉调膏或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地黄连、牛金花(《植物名汇》),土黄连(《东北药植志》),八步紧、断肠草、山西瓜(《辽宁经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