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酒瓶花2022-10-07 18:38:07

    中药材“酒瓶花”。别名:小杜鹃。性味:微苦、涩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表,利尿。用于感冒,急、慢性肾炎,肾盂肾炎,小儿惊风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小儿酌减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野草地或松林下。分布云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亮毛杜鹃,又名:小杜鹃。 常绿矮小灌木,高50~150厘米。小枝细,淡褐色。枝叶密生褐棕色鳞毛。单叶互生;革质;叶片椭圆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褐盖肉齿菌2022-10-07 18:40:26

    中药材“褐盖肉齿菌”。别名:钟馗菌、地鸡、土菌、地蕈、杜蕈、獐头菌、獐头、钟馗、馗厨、獐子菌、牛腮巴菌。出处:1.潘之恒《菌谱》载:“钟馗菌即土菌也……此菌钉上若伞,其状如钟馗之帽,故以名之。”2.《纲目》:“郭璞注云:地蕈似钉盖,江东名为土菌,可啖。”又:“此菌钉上若伞,其状如槌及钟馗之帽。”3.《尔雅》中馗菌注:“地蕈也,似盖,今江东呼为土菌,亦曰馗厨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蘑菇2022-10-07 18:42:54

    中药材“蘑菇”。别名:双孢蘑菇、洋蘑菇、洋蕈、洋菌、洋茸、西洋草菇。生境分布:于秋季雨后发生在菜园、田野、庭园等处。分布于各地。药理作用:子实体含胰蛋白酶、麦芽糖、酶、解朊酶、及酪氨酸酶,前三者有助于食物的消化,后者为降血压剂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消食,清神,平肝阳。主治消化不良,高血压。用法用量:每日鲜品8两,炒、煮食均可。 治高血压:每天鲜品10两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莕菜2022-10-07 18:45:16

    中药材“莕菜”。别名:莲叶莕菜、大紫背浮萍、水葵、水镜草、水荷叶。性味:辛,寒。功能主治:发汗、透疹、清热、利尿。用于感冒发热无汗,麻疹透发不畅,荨麻疹,水肿,小便不利;外用治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1.5~3钱;外用鲜品适量,捣烂敷伤口周围。别名:荇菜(《诗经》),莕、接余(《尔稚》),菨余(《说文》),凫葵(《唐本草》),水镜草(《土宿本草》),荇丝菜、金莲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花蚁虫2022-10-07 18:47:43

    中药材“花蚁虫”。别名:多毛隐翅虫。生境分布:云南。注意:有毒,不可内服。功能主治:解毒,杀虫,止痒。主治神经性皮炎,癣疮。用法用量:本品适量,用75度酒精浸泡3日后,取液外擦患处,每7天擦1次。别名:黄蚂蚁、花腰皮、大花虫、红腰虫。出处: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多生活于田边、沟旁及玉米根周围。 资源分布:全国各地几乎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多毛隐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翅柄蓼2022-10-07 18:50:05

    中药材“翅柄蓼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03800m的山坡草地阴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50cm。根茎粗壮,横走,紫褐色;茎直立,无毛,不分枝或下部分枝。基生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,长612cm,宽13cm,先端长渐尖,边缘叶脉增厚而反卷,基部楔;形或近圆形,沿叶柄下延成狭翅,上面绿色,下面灰绿色,茎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红毛草2022-10-07 18:52:34

    中药材“红毛草”。别名:竹叶草、百日晒、肉草、七日一枝花、鸭舌头、小号鸡舌癀、细竹壳菜、血见愁[广西]。性味:淡,凉。功能主治:清肺止咳,凉血止血。用于肺热咳嗽,咳血,扁桃体炎,咽喉炎,急性肠炎。外用治疮疖红肿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外用鲜全草捣烂外敷患处。别名:地韭菜(《天宝本草》),天芒针(《福州草药》),地蓝花、鸭舌头(《四川中药志》),地潭花、山海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竹节蓼2022-10-07 18:54:54

    中药材“竹节蓼”。别名:扁竹蓼、飞天蜈蚣、百足草、蜈蚣竹、鸡爪蜈蚣。生境分布:广东、广西。性味:甘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:行血祛瘀,消肿止痛。主治痈疮肿毒,跌打损伤,毒蛇及蜈蚣咬伤。用法用量:鲜品1~2两。外用适量。别名:百足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观音竹、铁扭边、上石百足、飞天蜈蚣、蜈蚣竹、扁竹花、斩蛇剑(《广西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广西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多栽培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带草2022-10-07 18:59:36

    中药材“白带草”。别名:雀儿菜、野养菜、米花香荠菜。出处:本品系地方性草药,其原植物碎米荠之名始见于《野菜谱》,云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猪毛参2022-10-07 19:01:54

    中药材“猪毛参”。别名:猪鬃草、小猪鬃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2500m的林下湿地或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西北、西南及山东、台湾、河南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2035cm。根茎短而直立,顶部连同叶柄基部被近黑色、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1015cm,栗红色,向上光滑;叶片坚纸质,线状披针形,长820cm,宽23cm,顶端长渐尖头(叶轴栗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