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莙荙子2022-10-07 18:45:17
中药材“莙荙子”。别名:菾菜子(《食疗本草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孟诜:...
查看详情 >> -
花姬蛙2022-10-07 18:47:44
中药材“花姬蛙”。别名:犁头(虫另)、三角蚂(虫另)、犁头蛙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栖息在河边、田边、菜地、草垛、烘堆和房舍旁。夜间和清晨活动取食,白天隐蔽在泥土、土缝中以小型昆虫为食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花姬蛙,体长2630mm,头宽略大于头长;吻端尖圆,吻棱不显;鼻孔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羽裂盾蕨2022-10-07 18:50:06
中药材“羽裂盾蕨”。别名:过江龙、兰蕨草、青竹标、铁包金、三角枫、鸡脚草、鸡爪莲、观音针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2000m的山地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1545cm。根茎横生,密被卵状披针形鳞片,长渐类,边缘有疏齿。叶远生;叶柄长1020cm,被鳞片;叶片三角形,渐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红直当药2022-10-07 18:52:35
中药材“红直当药”。出处: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高山山沟及林缘。分布四川、甘肃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5~70厘米。茎直立,无毛,不分枝,呈四棱形;节间不等长,淡紫红色。叶对生或轮生,长披针形,全缘,基部渐狭成鞘状抱茎。总状聚伞花序,腋生或顶生;花萼5片,浅绿色,斜长披针形,较花冠短一半;花冠绿色,具黑褐色小斑点,5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竹荪2022-10-07 18:54:55
中药材“竹荪”。别名:竹蓐、竹肉、竹菰、竹蕈。出处:1。本品以竹蓐之名始载于《食疗本草》,云:“慈竹林夏月逢雨,滴汁着地生蓐,似鹿角,白色,可食。”2.《酉阳杂俎》云:“江淮有竹肉,大如弹丸,味如白树鸡。”以上所述“竹肉”当指本品,“大如弹丸”是指该菌的菌蕾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竹荪 生于竹林或阔叶林下,枯枝落叶多、腐殖质的厚层土中,也兼生于腐木上。夏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短柄南蛇藤根2022-10-07 18:57:18
中药材“短柄南蛇藤根”。别名:大藤菜、白花藤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间丛林或路旁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浙江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原形态:短梗南蛇藤 藤状灌木,高可达7m。小枝具较大而突起的皮孔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515mm;叶片长圆状窄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411mm,宽36cm。花雌雄异株;雄花序顶生及腋生,顶生花序长达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叶火草2022-10-07 18:59:36
中药材“白叶火草”。别名:拿戛千里光、白背艾,火门艾、大叶艾、满山香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大白叶子火草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: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林沿、荒地灌木丛中。分布我国西南各地。原形态:亚灌木,高约1.5米,全株被白色茸毛。茎干白色,直立。单叶互生,倒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,边缘有粗锯齿,下面密被白色茸毛;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猪母柴根2022-10-07 19:01:54
中药材“猪母柴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500m的山坡疏林中、林缘及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江、江西及福建。原形态:披针叶荚蒾 常绿灌木,高约2m。幼枝、叶下面、叶柄、花序和萼筒外均有红褐色微细腺点,当年小枝四角状,连同叶、叶柄、花序、萼筒及萼裂片边缘均被黄褐色簇状毛,或夹生叉状或简单短毛和长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815mm;叶片纸质,长圆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灰叶2022-10-07 19:04:11
中药材“灰叶”。别名:野蓝靛[广东]、野青树、假靛青、山青。性味:微苦,平。有毒。功能主治:解表,健脾燥湿,行气止痛。用于风热感冒,消化不良,腹胀腹痛,慢性胃炎;外用治湿疹,皮炎。用法用量:全草或根3钱。外用适量,全草煎水洗患处。备注:(1)全草有毒,以根部为最毒,含有灰叶素(tephrosin)和鱼藤素(deguelin)。中毒症状:腹泻。按一般中毒急救原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油胡桃2022-10-07 19:06:34
中药材“油胡桃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