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乌榄根2022-10-07 19:34:12

    中药材“乌榄根”。出处: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黑色鳞毛蕨2022-10-07 18:25:18

    中药材“黑色鳞毛蕨”。别名:山鸡尾草。生境分布:安徽、江苏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功能主治:主治毒疮溃烂久不收口。用法用量:根状茎加白糖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小叶山鸡尾巴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疏林下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5090cm。根茎直立或斜升,密被褐棕色或黑褐色、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2040cm,基部常为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花参2022-10-07 18:26:29

    中药材“黄花参”。别名:毛叶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岩石缝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粘毛假尖蕊 多年生草本,茎直立,高70100cm。全株密被腺毛,分泌大量粘液。单叶对生;无柄;叶片长卵形,长49cm,宽2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边缘有疏浅齿。总状花序着生于茎枝上部,花对生;苞片叶状;花紫色;萼5裂;花管状,先端5裂;雄蕊4,二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鹿藿根2022-10-07 18:27:41

    中药材“鹿藿根”。出处:《湖南药物志》。功能主治:治小儿疳积,妇女痛经,瘰疬,疖肿。复方:①治小儿疳积:鹿藿根三钱,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②治月经痛:鹿藿根三钱,川芎三钱,木防己四钱,算盘子根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③治疖毒:鹿藿根煨熟,加盐捣烂涂敷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 ④治蛇咬伤:鹿藿根捣烂敷伤处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 ⑤治瘰疬: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鲫鱼子2022-10-07 18:30:09

    中药材“鲫鱼子”。出处:《食疗本草》。功能主治:①《食疗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飞机草2022-10-07 18:32:31

    中药材“飞机草”。别名:香泽兰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热带、亚热带地区的山坡、路旁等处。分布于广西、广东、云南等省区。原形态:多年生常绿亚灌木,高1~3米,全株被毛,枝叶揉碎时有香气。茎直立,有细纵纹,绿黄色或黑褐色,新枝绿色,老枝灰黄色,断面白色。叶对生,具叶柄;三角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3~10厘米,宽2~6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,叶缘中部以下有疏大锯齿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腰箭2022-10-07 18:35:57

    中药材“金腰箭”。别名:苞壳菊。生境分布:广西、广东、云南。性味:微辛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散瘀消肿。主治感冒发热;外用治痈肿疔疮。用法用量:全草0.5~1两,水煎服;外用鲜叶加食盐少许,捣烂外敷。别名:苦草、水慈姑、猪毛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旷地、沟边或耕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金腰箭 一年生草本,高3070c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逆阿落2022-10-07 18:38:11

    中药材“逆阿落”。生境分布:西藏。性味:辛,温。功能主治:涩肠止痢。主治急、慢性痢疾,肠炎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出处: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阴暗潮湿林下及沟边,分布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。根粗壮,肉质,外表皮黑褐色。茎直立,多分枝,圆柱形,紫褐色或黄褐色,被柔毛。叶互生或对生,卵形或椭圆形,先端急尖或钝圆,基部渐狭或钝形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西洋参2022-10-07 18:40:30

    中药材“西洋参”。性状:本品呈纺锤形、圆柱形或圆锥形,长3~12cm,直径0.8~2cm。表面浅黄褐色或黄白色,可见横向环纹及线状皮孔,并有细密浅纵皱纹及须根痕。主根中下部有一至数条侧根;多已折断。有的上端有根茎(芦头),环节明显,茎痕(芦碗)圆形或半圆形具不定根疔或已折断。体重,质坚实,不易折断,断面平坦,浅黄白色,略显粉性,皮部可见黄棕色点状树脂道,形成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藤杜仲2022-10-07 18:42:57

    中药材“藤杜仲”。别名:土杜仲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红杜仲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出处:《陆川本草》。原形态:①杜仲藤,又名:结衣藤、九牛藤、白皮胶藤、小白皮藤、假杜仲。 攀援藤本,长达数十米。枝直径可达20厘米以上,外皮白色;小枝嫩时被微毛。叶对生,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5~11厘米,宽2.5~5厘米,基部急尖或圆形,先端狭渐尖,全缘,侧脉5~6对;叶柄长1~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