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竹叶马豆2022-10-07 18:55:04
中药材“竹叶马豆”。别名:铁马豆。生境分布:云南。性味:苦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。 主治疮、癣、癞:煎水洗。 小儿麻疹后余毒不尽:3~5钱。别名:铁马豆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处: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约30~90厘米。茎直立或稍披散,细弱,通体无毛。双数羽状复叶;小叶1~3对,叶轴先端成2歧卷须,叶柄短,长3~6毫米;基部有大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前2022-10-07 18:59:45
中药材“白前”。别名:鹅管白前、竹叶白前。性状:柳叶白前:根茎呈细长圆柱形,有分枝,稍弯曲,长4~15cm,直径1.5~4mm。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,节明显,节间长1.5~4.5cm,顶端有残茎。质脆,断面中空。节处簇生纤细弯曲的根,长可达10cm,直径不及1mm,有多次分枝呈毛须状,常盘曲成团。气微,味微甜。 芫花叶白前:根茎较短小或略呈块状;表面灰绿色或灰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猕猴桃枝叶2022-10-07 19:02:02
中药材“猕猴桃枝叶”。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。化学成分:参见...
查看详情 >> -
火绒草2022-10-07 19:04:20
中药材“火绒草”。别名:老头草、薄雪草、老头艾。原形态:多年社草本,高15~30厘米,全株密被白毛。茎通常从基部丛生,直立或斜上,不分枝。叶互生,无柄,披针形或条形。夏季开花,头状花序,无梗,3~5个簇生于茎顶。瘦果长圆形,有短毛,黄褐色。性味:微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凉血,利尿。用于急性肾炎。有人认为对消除蛋白尿和血尿有一定作用。用法用量:5~7钱。别名: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河豚目2022-10-07 19:06:42
中药材“河豚目”。出处:《本经逢原》。功能主治:抉河豚目,拌轻粉,埋地中化水,拔脚上鸡眼疮,可以脱根。出处:出自《本经逢原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栖息于近海,亦进入河口咸淡水区域。主食贝类、甲壳类、小鱼类。 2.暖温性底层鱼类,栖息于近海、河口咸淡水中,亦进入江河。主食贝类、虾蟹及小鱼等。遇敌害时,体内气囊能使腹部膨胀。45月为产卵期。 3.栖息于近海和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毛叶嘉榄2022-10-07 19:08:57
中药材“毛叶嘉榄”。别名:棵麻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石山上、潮湿的山谷、坡地的杂木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羽叶嘉榄 常绿大乔木,高可达35m。鲜树皮有白色粘液。小枝有皮孔,叶痕明显,幼枝被柔毛,后毛脱落。单数羽状复叶互生,幼叶被柔毛,后无毛;小叶923,椭圆形、长圆形至披针形,长614cm,宽25.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梓白皮2022-10-07 19:11:03
中药材“梓白皮”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低山河谷,湿润土堆。分布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南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梓(《本经》),又名:木王(《埤雅》),花楸、河楸、水桐、雷电木、木角豆、臭梧桐。 落叶乔木,高达10余米。树皮灰褐色,纵裂;幼枝常带紫色,光滑或少被柔毛。单叶对生或常3枚轮生,稀互生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松毛火绒草2022-10-07 19:13:22
中药材“松毛火绒草”。别名:小地松、白茵陈、二轮蒿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2500m的干燥草坡、开旷草地、针叶林下和丘陵顶部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贵州西部及中部,云南西北部、南部至东部。原形态:松毛火绒草 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粗短,上端有花茎,多少平卧,长达15cm,具有顶生密集缨状叶丛的根出条,在下一年又生长根出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散血芹2022-10-07 19:15:39
中药材“散血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403000m的山坡阴湿沟谷、林下、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1560cm。全株光滑无毛。根细圆锥形,长510cm,下部分枝。茎13,纤细。基生叶叶柄长1015cm,基部有褐色宽膜质鞘;叶片三回羽状分裂,裂片卵形、长卵形或菱形,长16cm,宽0.51.5cm,中部以上有钝锯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岩莴苣2022-10-07 19:17:55
中药材“岩莴苣”。别名:锈草、岩枇杷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深山岩石上。分布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生叶4~6枚,有肉质叶柄,长3~6厘米;叶片卵形或长椭圆形,质厚,边缘有不规则的浅锯齿,下面有白斑。花茎顶端单生1花,或上部分成两枝,每枝顶生1花。蒴果线形,长3.5厘米,2瓣裂。种子纺锤形,淡棕色。性味:性温,味苦。注意:孕妇忌服。功能主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