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肾蕨2022-10-07 18:49:16
中药材“肾蕨”。别名:圆羊齿、蜈蚣草、篦子草、石黄皮、天鹅抱蛋、石蛋果、蛇蛋参、凤凰蛋、犸骝卵。性味:甘、淡,微涩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,宁肺止咳,软坚消积。用于感冒发热,咳嗽,肺结核咯血,痢疾,急性肠炎,小儿疳积,中毒性消化不良,泌尿系感染;外用治乳腺炎,淋巴结炎。用法用量:块茎或全草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块茎或全草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圆羊齿(《广州植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胃友2022-10-07 18:49:16
中药材“胃友”。别名:叶上花、清香桂、万年青(《云南中草药》),土丹皮、大风消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,野樱桃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山坡疏林中、沟边或栽培。分布四川、湖北、云南、贵州、江西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灌木,高0.5~2米。根粗壮,表面浅棕色。分枝多,小枝有棱纹,绿色,幼时有短柔毛。叶互生,革质,卵形或卵状椭圆形、椭圆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胃友果2022-10-07 18:49:15
中药材“胃友果”。别名:野樱桃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2600m的山坡、林下或沟谷中,亦有栽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湖南、湖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野扇花 常绿灌木,高14m。有发达的纤维状根系。分枝较密,小枝被密或疏短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36mm;叶片阔椭圆状卵形、卵形、椭圆状披针形、披针形或狭披外形,长27cm,宽730mm,变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胡枝子根2022-10-07 18:49:15
中药材“胡枝子根”。别名:野山豆根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。出处:《江西民间草药》。功能主治:治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赤白带下,流注肿毒。 《江西民间草药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胡桃花2022-10-07 18:49:14
中药材“胡桃花”。出处:《重庆草药》。功能主治:泡酒涂瘊子(疣)。出处:出自《重庆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及丘陵地带。 资源分布: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。原形态:落叶乔木,高2025m。树皮灰白色,幼时平滑,老时浅纵裂。小枝被短腺毛,具明显的叶痛和皮孔;冬芽被芽鳞;髓部白色,薄片状。奇数羽状复叶,互生,长4050cm,小叶59枚,有时13枚,先端1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胖树根2022-10-07 18:49:14
中药材“胖树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长于海拔10002500m的林下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、西藏。原形态:密花远志 灌木,高0.52m。幼枝细,被微伏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细,长22.5cm,无毛或被短伏毛;叶膜质至薄纸质,线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长712cm,宽1.54cm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至楔形,全缘,绿色,疏被白色短硬毛,背面淡绿色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胡桃根2022-10-07 18:49:13
中药材“胡桃根”。出处:《重庆草药》。药理作用:根皮制剂可作温和泻剂,似大黄而较差,可用于慢性便秘。性味:《重庆草药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胡萝卜子2022-10-07 18:49:12
中药材“胡萝卜子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化学成分:种子含挥发油达1.6%。其中含有α蒎烯、l柠檬烯、1,8桉叶素、牻牛儿醇、乙酸牻牛儿酯、香草醇、柠檬醛、石竹烯、胡萝卜次醇、胡萝卜醇、对聚伞花素、细辛醚、甜没药烯等。种子中尚含黄酮类脂肪油。脂肪油中有洋芫荽子酸、棕榈酸、油酸、亚油酸等的甘油酯、胡萝卜甾醇等。药理作用:种子中提出的总黄酮Daucarin具有解痉作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胡桃树皮2022-10-07 18:49:12
中药材“胡桃树皮”。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。化学成分:含β谷甾醇和白桦脂醇。又含没食子酚鞣质和少量糖甙。并含无机盐钙、镁、钾、钠、铁、磷。性味:《重庆草药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胡桃叶2022-10-07 18:49:11
中药材“胡桃叶”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化学成分:叶含没食子酸,缩没食子酸、反油酸、α和β蒎烯、柠檬烯、1,8桉叶素、胡桃叶醌、α氢化胡桃醌葡萄糖甙、β胡萝卜素、胡桃甙、槲皮素3αL阿拉伯糖甙、金丝桃甙以及有高抗炎作用的多酚复合物。并含5羟色胺。药理作用:叶的水提取物(不含胡桃叶醌)对炭疽杆菌、白喉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,对霍乱弧菌、枯草杆菌、肺炎球菌、链球菌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