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马兜铃2022-10-07 18:31:56
中药材“马兜铃”。性状:本品呈卵圆形,长3~7cm,直径2~4cm。表面黄绿色、灰绿色或棕褐色,有纵棱线12条,由棱线分出多数横向平行的细脉纹。顶端平钝,基部有细长果梗。果皮轻而脆,易裂为6瓣,果梗也分裂为6条。果皮内表面平滑而带光泽,有较密的横向脉纹。果实分6室,每室种子多数,平叠整齐排列。种子扁平而薄,钝三角形或扇形,长6~10mm,宽8~12mm,边缘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香豆蔻2022-10-07 18:31:55
中药材“香豆蔻”。别名:嘎哥拉、尼泊尔豆蔻。出处:始载于《植物分类学报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1300m的阴湿林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香豆蔻,多年生粗壮草本,高12m。植株下部叶无柄或近无柄,上部叶酚长13cm;叶舌膜质,长34mm,微凹,无毛,先端浑圆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,长2760cm,宽3.511cm,先端具长尾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先蒿2022-10-07 18:31:55
中药材“马先蒿”。别名:广布马先蒿。性味:苦,平。功能主治:祛风利湿,杀虫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尿路结石,小便不利。外用治疥疮。用法用量:2~3钱;外用适量,煎水洗患处。别名:马屎蒿(《本经》),马新蒿(陆玑《诗疏》),烂石草(《肘后方》),练石草(《别录》),虎麻(《唐本草》),马尿泡(《山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草地及林缘。分布东北及内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桑寄生2022-10-07 18:31:54
中药材“马桑寄生”。注意:用量1钱,水煎服。功能主治:近年来有报导,谓其对精神分裂症妄想型疗效较好,对精神运动性兴奋、躁狂症亦有效。尚可治疗偏头痛、风湿关节痛,跌打损伤等。用法用量:孕妇、小儿及体虚者禁用。备注:(1)云南曲靖地区经验,常配以四块瓦和白芍,以和缓其毒性,忌豆类。 (2)注射剂的使用:由于治疗反应比较强烈,凡内脏血管患有慢性疾患、地质衰弱、年龄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乳2022-10-07 18:31:54
中药材“马乳”。出处:《本草经集注》。性味:甘,凉。 ①《别录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桂花2022-10-07 18:31:53
中药材“马桂花”。出处: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河边、路旁、灌木丛中。分布于云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长圆叶酸藤子,又名:断骨藤、多脉信筒子。 藤状灌木,高1~2米。茎圆柱形,通常直立,黄褐色,有多数皮孔。叶互生,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2.5~8厘米,宽1.5~3.5厘米,先端钝或圆,基部楔形,上部边缘有粗锯齿,侧脉多至10~15对以上;叶柄长约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桑叶2022-10-07 18:31:52
中药材“马桑叶”。出处:《本草便方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子山坡或山沟中。分布山西,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马桑(《草木便方》),又名:醉鱼草、鱼尾草、扶桑、闹鱼儿、蛤蟆树、上天梯、蓝蛇风。 落叶灌木,高至6米。叶对生;椭圆形或广椭圆形,长3~7厘米,宽2~3.5厘米,微尖头,圆脚,基脉3出,表面鲜绿色,两面均无毛。总状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桑根2022-10-07 18:31:52
中药材“马桑根”。别名:乌龙须((草木便方》)。出处:《草木便方》。生境分布:产陕西、云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性状:干燥根肥大粗糙,附有部分残茎,多结节皱纹。表面灰棕色,凹凸不平。断面木质坚实。气香,味淡而涩。性味:苦,凉,有毒。 ①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宝2022-10-07 18:31:51
中药材“马宝”。别名:马粪石。性味:甘、咸、微苦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化痰,镇惊安神。用于癫痫,小儿抽搐,痈肿疮毒。用法用量:1~3分。别名:马结石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饮片新参》。生境分布:主产河北、内蒙古、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、新疆、甘肃、云南、贵州、西藏等地。性状:呈球形、卵圆形或扁圆形,大小不等,一般直径约6~20厘米,重250~2500公分,但也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刀肉2022-10-07 18:31:51
中药材“马刀肉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性味: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