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黄荆根2022-10-07 18:26:01

    中药材“黄荆根”。出处:《草木便方》。药理作用:根煎剂对小鼠有镇咳作用(氨水喷雾引咳法),并有祛痰作用(酚红法)。尚有扩张支气管及抑菌作用,参见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藨根2022-10-07 18:26:01

    中药材“黄藨根”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性味:性平,味咸酸,无毒。注意:体虚无湿热者慎服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清热解毒。治吐血及瘰疬。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复方:①治吐血:黄藨根,炖肉服。 ②治疯狗咬伤(如发现鼻血腥气都可服,但孕妇忌服):黄藨根、搜山虎、黑竹根、苦荞头、黄花根。泡酒服。别名:黄泡根。出处: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草花2022-10-07 18:26:00

    中药材“黄草花”。出处:《月王药诊》已有记载。《四部医典》载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藨叶2022-10-07 18:26:00

    中药材“黄藨叶”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荒土坎或大山坡地。分布四川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切头悬钩子,又名:黄泡、老虎泡(《分类草药性》),黄喜马莓。 半匍匐状灌木。小枝粗壮,平展,先端曲垂,有不明显的棱,密生红棕色弯曲长毛,刺粗壮有钩。小叶3片,阔倒卵形至椭圆形,长5~10厘米,先端圆切或稍凹,基部楔形,边缘具不整齐的锯齿,上面深绿,下面有棕色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麻根2022-10-07 18:25:59

    中药材“黄麻根”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性味:①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颡鱼颊骨2022-10-07 18:25:59

    中药材“黄颡鱼颊骨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《普济方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锁梅叶2022-10-07 18:25:58

    中药材“黄锁梅叶”。出处:《红河中草药》。功能主治: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麻灰2022-10-07 18:25:58

    中药材“黄麻灰”。出处:《陆川本草》。功能主治:治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外用:撒敷患处。出处:出自《陆川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荒野或人工栽培。 资源分布:我国长江以南各地普遍栽培。原形态:黄麻 直立木质草本,高12m。全株无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约2cm,被柔毛;叶纸质,卵状披针形至狭窄披针形,长512cm,宽2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边缘有粗锯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鼠肉2022-10-07 18:25:57

    中药材“黄鼠肉”。出处:《饮膳正要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东北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原形态:黄鼠(《饮膳正要》),又名:礼鼠、拱鼠(《韩昌黎集》),貔狸(《纲目》),地松鼠、大眼贼、蒙古黄鼠。 体长约20厘米,尾长约6厘米。体形细长,头大,耳壳短小,眼甚大。前肢趾爪发达,大而且直,前足掌裸,后跖被毛。有颊囊。雌体有乳头5对。全身毛草黄色,并杂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鲴鱼2022-10-07 18:25:57

    中药材“黄鲴鱼”。别名:黄姑、黄骨鱼(《纲目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长江流域。山西、河北、山东、海南及福州等地亦有。原形态:体形长而侧扁,腹部圆,在肛门前有一不明显的腹棱,体长约20余厘米,头呈圆锥形,颇小。吻圆钝,口下位,成一横裂,下颌有较发达的软骨质的薄边缘,眼位于头侧近吻端。下咽齿3行,侧扁而长。鳞片中等大,侧线鳞63~68,背鳍Ⅲ7,最后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