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黄龙藤叶2022-10-07 18:25:45
中药材“黄龙藤叶”。别名:五香藤叶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20003200m的山地河谷阔叶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、西藏。原形态:落叶木质藤本,全株无毛。当年生枝褐色。单叶互生,革质;叶柄长11.5cm;叶片卵形、长圆状卵形或狭长圆状卵形,长711(17)cm,宽23.5(5)cm,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,基部圆钝下延至叶柄,上面干时褐色,下面带苍白色,疏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黎豆2022-10-07 18:25:45
中药材“黎豆”。别名:虎豆(《尔雅》郭璞注),狸豆(《纲目》),巴山虎豆、鼠豆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安徽黄山有栽培。原形态:头花黎豆,又名:欇、虎櫐(《尔雅》),横欇(《尔雅》郭璞注)。 一年生缠绕草本,全体被疏柔毛。3出复叶,小叶片卵形,长6.5~9.5厘米,宽4~7.5厘米,先端圆,有细尖:小托叶刚毛状。头状花序,有很短的总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黍茎2022-10-07 18:25:44
中药材“黍茎”。别名:黍穰(《补缺肘后方》)。出处:《食疗本草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黑乳菇2022-10-07 18:25:44
中药材“黑乳菇”。别名:蘑菇。生境分布:生于林内地上。分布于陕西、安徽。性味:淡,温。功能主治:追风,散寒,舒筋,活络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单生或群生于针、阔叶林下,松属、云杉属和壳斗科、山茶科诸林下和林缘均易发现。610月均为出菇期。外生菌根菌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菌盖宽510cm。后平展,有时中部略凸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黑塔子根2022-10-07 18:25:43
中药材“黑塔子根”。别名:油柿根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边、土坎阴湿地。分布四川、福建等地。原形态:福州柿,又名:黑塔子、黑丁香、野油柿。 灌木,高1~2米。枝直立而有棘刺,叶互生,形小,革质,椭圆形、阔卵形至长椭圆形,长2.5~3.5厘米,宽1~1.5厘米,先端钝形或钝而渐尖,全缘,基部圆形,叶两面灰绿色,上面平滑无毛,下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龙藤2022-10-07 18:25:42
中药材“黄龙藤”。别名:五香藤、通气香、铁骨散、小血藤、蛇毒药、拔毒散、小红袍、岩青叶、大红袍、满山香、滑藤、紫龙、血藤、五沙藤。出处:黄龙藤收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蔓草类,说...
查看详情 >> -
黑大豆花2022-10-07 18:25:42
中药材“黑大豆花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《纲目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黑大豆叶2022-10-07 18:25:41
中药材“黑大豆叶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化学成分:大豆叶含叶酸2.10微克/克,亚叶酸0.24微克/克,核黄素2.4毫克%,维生素A_142.2国际单位/克,类胡萝卜素0.8~1.1毫克/100平方厘米叶面积,尚含顺乌头酸、景天庚糖等。功能主治:治血淋,蛇咬。复方:①治蛇咬:黑豆叶蛙、杵,敷之,日三易,良。(《广利方》) ②治血淋:大豆叶一把,水四升,煮取二升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黑塔子叶2022-10-07 18:25:41
中药材“黑塔子叶”。出处:《重庆草药》。功能主治:鲜叶捣泥(干叶打粉)敷冷结子疮,鱼口、汤火烫伤。出处:出自《重庆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1500m的山地、河谷及山谷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安徽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或半常绿小乔木,高10m左右。树冠开展,多枝,有刺;枝圆筒形,深褐色至黑褐色,散生近圆形小皮孔,小枝纤细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黍米2022-10-07 18:25:40
中药材“黍米”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生境分布:我国华北、西北多有栽培。原形态:黍(《诗经》) 一年生草本。秆直立,单生或少数丛生,高60~120厘米,有节,节上密生髭毛。叶鞘松弛,被疣毛;叶舌长约1毫米,具长约2毫米的纤毛;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10~30厘米,宽1.5厘米,具柔毛或无毛,边缘常粗糙。圆锥花序,开展或较紧密,成熟则下垂,长约30厘米,分枝具角棱,边缘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