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黄花小二仙草2022-10-07 18:26:27

    中药材“黄花小二仙草”。别名:石崩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m左右的荒山砂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细弱分枝草本,高1030cm。茎近直立或披散,粗糙而多少被粗毛。叶对生;近柄;叶片条状披针形至长圆形、长12.5cm,边缘有小锯齿,两面均粗糙而多少被粗毛;茎上部的叶互生。圆锥花序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鹿仙草2022-10-07 18:27:57

    中药材“鹿仙草”。别名:蛇菇。性味:苦、涩,温。功能主治:壮阳补肾,健脾理气,止血。用于阳痿,神经功能症,慢性肝炎,胃痛,消化道出血,月经过多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别名:不上莲、通天蜡烛、石上莲、山菠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601700m的密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草本,高1020cm。全株鲜红色至暗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豨仙草2022-10-07 18:39:33

    中药材“豨仙草”。别名:豨莶草、蘅签草、野苏子、香苏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约3500m的草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西北部。原形态:丽法糙苏,多年生草本,高60150cm。根粗厚。茎粗壮,四棱形,具槽及条纹,上部密被星瘙短绒毛,下部疏被星状疏柔毛,有分枝。下部的茎生叶叶柄长713cm;叶片心形或阔卵形,上部卵形,长718cm,宽615cm,先端急尖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小二仙草2022-10-07 19:21:20

    中药材“小二仙草”。别名:豆瓣草、蚁塔、砂生草。性味:苦,凉。功能主治:止咳平喘,清热利湿,调经活血。用于咳嗽哮喘,痢疾,小便不利,月经不调,跌打损伤。用法用量:鲜品1~2两。别名:豆瓣草、女儿红、沙生草(《四川中药志》),水豆瓣、豆瓣菜(《贵州草药》)。出处: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荒山及沙地上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八仙草2022-10-07 19:31:24

    中药材“八仙草”。别名:猪殃殃(《野菜谱》),小锯藤、锯子草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小茜草、小飞扬藤、红丝线、血见愁(《广西中药志》),细茜草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。原形态:①拉拉藤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 一年生草本,蔓状或攀缘状,长20~40厘米。茎绿色,纤弱,四方形,分枝,棱上有倒生小刺。叶6~8枚轮生,无柄,膜质,线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九仙草2022-10-07 19:33:51

    中药材“九仙草”。别名:山柏枝、绿珊瑚、撒花一棵针、一棵松(《云南中草药》),九龙草、珍珠草、小星宿草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细须草、酒草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: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原形态:①长叶百蕊草 多年生草本,高15~50厘米,全株浅黄色。根圆锥形,分叉。茎直立,纤细,丛生,多分枝,枝具棱线。叶互生,线形,长2~5厘米;宽0.2~0.4厘米,先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百仙草的功效与作用 百仙草的副作用2023-07-04 14:40:50

    百仙草也叫鱼腥草是一种生长在水边潮湿地带的绿色植物,这种植物的叶子与根都能供人类食用,而且都能入药,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功效,但百仙草有很重的鱼腥味有人在食用时会不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