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藏山药2022-10-07 18:43:10

    中药材“藏山药”。别名:山药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4000m的灌木丛中及沟谷阔叶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三角叶薯蓣 缠绕草质藤本。根茎横生,姜块状。茎新鲜时绿色,干后紫褐色,有明显的纵条纹。单叶互生;有柄,柄长410cm;叶片三角状心形或三角状戟形,通常3裂,中间裂片先端正渐尖,两侧裂片呈圆耳状,干后不变黑,背面沿叶脉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红山药2022-10-07 18:52:51

    中药材“红山药”。别名:红孩儿、野红薯。生境分布:云南。性味:涩、微辛,平。功能主治:通经活络,止血,止痢。功能性子宫出血,月经不调,腰肌劳损,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0.2~1两,配伍其它药;外用适量,撒伤口。别名:粘薯、红孩儿、野红薯、羊角山药、草巴山药、苦山药、盘薯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501500m的山坡、路边、沟旁的常绿阔叶林下或灌丛中。 资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山药2022-10-07 19:18:43

    中药材“山药”。别名:薯蓣、土薯、山薯蓣、怀山药、淮山、白山药。性状:本品略呈圆柱形,弯曲而稍扁,长15~30cm,直径1.5~6cm。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,有纵沟、纵皱纹及须根痕,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。体重,质坚实,不易折断,断面白色,粉性。无臭,味淡、微酸,嚼之发黏。光山药呈圆柱形,两端平齐,长9~18cm,直径1.5~3cm。表面光滑,白色或黄白色。贮藏: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山药藤2022-10-07 19:18:44

    中药材“山药藤”。出处: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治皮肤湿疹、丹毒。用法用量:外用:煎水熏洗或捣敷。出处:出自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山谷林下、溪边、路旁的灌丛或杂草中;或为栽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西北、华东和华中地区。原形态:薯蓣,缠绕草质藤本。块茎长圆形,垂直生长,长可达1m,新鲜时断面白色,富粘性,干后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