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茴香虫2022-10-07 18:46:25
中药材“茴香虫”。别名:黄凤蝶、金凤蝶、芹菜金凤蝶[成虫名]。生境分布:全国各地。性味:甘、辛,平。注意:胃有热及体虚者忌服。功能主治:主治胃气痛,小肠疝气及噎膈。用法用量:先用酒将虫醉死,放瓦上焙干,研末,酒服或开水送服,每周服1次。成人每次服3条,小儿每次服1条。别名:蘹香虫(《纲目》)。出处:《本草衍义》。原形态:体长圆形,密被鳞片和丛毛;体长约4厘米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藏茴香2022-10-07 18:43:03
中药材“藏茴香”。别名:黄蒿、马缨子、小防风。生境分布:甘肃、西藏。性味:微辛,温。功能主治:芳香健胃,驱风理气。治胃痛,腹痛,小肠疝气。用法用量:1~2钱。别名:贡牛、郭鸟(藏名)。出处:《中国药植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路旁、草原、山沟、河滩及山坡等处。分布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30~80厘米,全体无毛。主根圆柱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岩茴香2022-10-07 19:17:55
中药材“岩茴香”。别名:细叶藁本、桂花三七、柏子三七。出处:始载于《东北植物检索表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2500m的河岸湿地、石砾荒原及岩石缝内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及吉林、辽宁、安徽、浙江、河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1535cm。根颈粗短,根圆锥形,常分叉。茎较细羽,上部分枝,基部被有残留叶鞘纤维。基生叶叶柄长67cm,基部略膨大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红茴香根【祛风湿止痛药】2023-09-22 19:08:28
...
查看详情 >> -
八角茴香2022-10-07 19:31:10
中药材“八角茴香”。性状:本品为聚合果,多由8蓇葖果组成,放射状排列于中轴上。蓇葖果长1~2cm,宽0.3~0.5cm,高0.6~1cm;外表面红棕色,有不规则皱纹,顶端呈鸟喙状,上侧多开裂;内表面淡棕色,平滑,有光泽;质硬而脆。果梗长3~4cm,连于果实基部中央,弯曲,常脱落。每个蓇葖果含种子1粒,扁卵圆形,长约6mm,红棕色或黄棕色,光亮,尖端有种脐;胚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小茴香2022-10-07 19:20:13
中药材“小茴香”。性状:本品为双悬果,呈圆柱形,有的稍弯曲,长4~8mm,直径1.5~2.5mm。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,两端略尖,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,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。分果呈长椭圆形,背面有纵棱5条,接合面平坦而较宽。横切面略呈五边形,背面的四边约等长。有特异香气,味微甜、辛。贮藏:置阴凉干燥处。炮制:小茴香:除去杂质。 盐小茴香:取净小茴香,照盐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茴香藻2022-10-07 19:07:28
中药材“水茴香藻”。别名:水茴香。性味:辛,平。功能主治:疏风清热,利湿止渴。主治水呛咳,风热感冒;外用治烫火伤。用法用量:配方用。外用研末,加冰片少许,调麻油敷患处。别名:水茴香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淡水池塘、湖泊中。为一年生植物,一般喜清澈的流水环境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云南、贵州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水生绿色藻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茴香2022-10-07 19:07:27
中药材“水茴香”。别名:水薄荷、水八角、水波香、皱叶石龙尾。性味:辛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表,祛风除湿,止咳止痛。用于感冒,咽喉肿痛,肺热咳嗽,支气管炎,胃痛。外用治天疱疮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外用适量,叶捣烂外敷。别名:田根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,水薄荷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水八角(《陆川本草》),水荆芥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分类草药性》。生境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砂茴香2022-10-07 18:56:10
中药材“砂茴香”。别名:刚前胡、牛叫磨、沙茴香、沙前胡、赛防风、假防风、野茴香、沙椒、花条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固定沙丘、沙地、戈壁滩冲沟、旱田、路边及砾石质山坡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河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100cm。植株密被短柔毛。根圆柱形,粗约8mm,根颈残存枯萎的棕黄色叶鞘纤维。茎单一,有分枝,苍白色,从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砂茴香子2022-10-07 18:56:06
中药材“砂茴香子”。别名:沙前胡籽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100cm。植株密被短柔毛。根圆柱形,粗约8mm,根颈残存枯萎的棕黄色叶鞘纤维。茎单一,有分枝,苍白色,从下部向上分枝成伞房状。基生叶莲座形,柄基部扩展成鞘;叶片轮廓广卵形至三角形,二至三回羽状全裂,末回裂片长椭圆形或广椭圆形,再羽状深裂,小裂片楔形至倒卵形,长13mm,宽12mm,常3殂,先端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