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心爱的成语表达心情(39个)
-
哀哀欲绝 [āi āi yù jué]
-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“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。”
-
绝:断气,死。形容极其悲痛。
-
哀思如潮 [āi sī rú cháo]
-
京剧《平原作战》第五场:“哀思如潮热泪洒,平川有边仇无涯。”
-
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。形容极度悲痛。
-
哀而不伤 [āi ér bù shāng]
-
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关雎》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’”
-
哀:悲哀;伤:伤害。忧愁而不悲伤。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。
-
哀痛欲绝 [āi tòng yù jué]
-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“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。”
-
伤心得要死。形容悲痛到了极点。
-
哀毁骨立 [āi huǐ gǔ lì]
-
《后汉书·韦彪传》:“孝行纯至,父母卒,哀毁三年,不出庐寝。服竟,羸瘠骨立异形,医疗数年乃起。”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王戎虽不备礼,而哀毁骨立。”
-
哀:悲哀;毁:损坏身体;骨立:形容极瘦,只剩下骨架。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。
-
爱莫能助 [ài mò néng zhù]
-
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维仲山甫举之,爱莫助之。”
-
爱:爱惜;莫:不。虽然心中关切同情,却没有力量帮助。
-
黯然失色 [àn rán shī sè]
-
南朝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李善注:“黯然,失色貌”
-
黯然:心里不舒服、情绪低落的样子;失色:因惊恐而变以脸色。本指心怀不好,脸色难看。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,远远不如。
-
黯然销魂 [àn rán xiāo hún]
-
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
-
黯然:心怀沮丧、面色难看的样子;销魂:灵魂离开肉体。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。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。
-
暗送秋波 [àn sòng qiū bō]
-
宋·苏轼《百步洪》诗之二:“佳人未肯回秋波,幼舆欲语防飞梭。”
-
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。指暗中眉目传情。
-
哀毁瘠立 [āi huǐ jī lì]
-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:“众亲戚已到,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,然后大殓治丧。蘧公子哀毁瘠立,极尽半子之谊。”
-
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。
-
黯然神伤 [àn rán shén shāng]
-
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:“女更黯然神伤,泫然流涕。”
-
指心神悲沮的样子。
-
白头如新 [bái tóu rú xīn]
-
汉·邹阳《狱中上书自明》:“语曰:白头如新,倾盖如故,何则?”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:“谚曰:‘有白头如新,倾盖如故。’何则?知与不知也。”
-
白头:头发白了;新:新交。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,时间虽久,仍跟刚认识一样。
-
百无聊赖 [bǎi wú liáo lài]
-
汉·蔡琰《悲愤》诗:“为复强视息,虽生何聊赖。”
-
聊赖:依赖。精神上无所寄托,感到什么都没意思。
-
班荆道故 [bān jīng dào gù]
-
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伍举奔郑,将遂奔晋。声子将如晋,遇之于郑郊,班荆相与食,而言复故。”
-
班:铺开;道:叙说。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。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,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。
-
不动声色 [bù dòng shēng sè]
-
宋·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垂绅正笏,不动声色,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。”
-
声:言谈;色:脸色。在紧急情况下,说话、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。形容非常镇静。
-
不分彼此 [bù fēn bǐ cǐ]
-
宋·陈亮《谢安比王导论》:“一切以大体弥缝之,号令无所变更,而任用不乏其人。”
-
形容关系密切,交情深厚。
-
不近人情 [bù jìn rén qíng]
-
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大有径庭,不近人情焉。”
-
不合乎人的常情。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。
-
不露声色 [bù lù shēng sè]
-
《资治通鉴·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》:“好以甘言啗人,而阴中伤之,不露辞色。”
-
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上的表情。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。
-
不能自已 [bù néng zì yǐ]
-
唐·卢照邻《寄裴舍人书》:“慨然而咏‘富贵他人合,贫贱亲戚离’,因泣下交颐,不能自已。”
-
已:停止。指无法控制自己,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。
-
悲痛欲绝 [bēi tòng yù jué]
-
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七章:“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,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,跪着呜咽哭啼,直到死在这山脚下。”
-
绝:穷尽。悲哀伤心到了极点。
-
藏头露尾 [cáng tóu lù wěi]
-
元·张可久《点绛唇·翻归去来辞》套曲:“早休官弃职,远红尘是非,省藏头露尾。”
-
藏起了头,露出了尾。形容说话躲躲闪闪,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。
-
怅然若失 [chàng rán ruò shī]
-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殷怅然自失。”
-
怅然:形容不如意、不痛快。 象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快。
-
瞠目结舌 [chēng mù jié shé]
-
清·霁园主人《夜谭随录·梨花》:“因耳语其故,公子大骇,入舱隐叩细君,细君结舌瞠目。”
-
瞪:瞪着眼;结舌:说不出话来。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。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。
-
痴男怨女 [chī nán yuàn nǚ]
-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痴男怨女,可怜风月债难偿。”
-
旧指爱恋极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男女。
-
楚楚可怜 [chǔ chǔ kě lián]
-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,但永无栋梁之用耳。”
-
楚楚:植物丛生的样子,也形容痛苦的神情。本指幼松纤弱可爱,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。
-
触目恸心 [chù mù tòng xīn]
-
南朝·梁武帝《追赠张弘籍诏》:“朕少离苦辛,情地弥切,虽宅相克成,辂车靡赠,兴言永往,触目恸心。”
-
恸:极悲哀;大哭。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。
-
怆地呼天 [chuàng dì hū tiān]
-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十卷:“又延两日,夫妻相继而亡,二子呛地呼天,号啕痛哭。”
-
怆:悲伤,凄楚。悲痛地呼天喊地。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。
-
捶胸顿足 [chuí xiōng dùn zú]
-
元·萧德祥《杀狗劝夫》第二折:“我衷肠,除告天,奈天高,又不知,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。”
-
捶:敲打;顿:跺。敲胸口,跺双脚。形容非常懊丧,或非常悲痛。
-
春风得意 [chūn fēng dé yì]
-
唐·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
-
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。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。
-
楚楚有致 [chǔ chǔ yǒu zhì]
-
清·余怀《板桥杂记·丽品》:“所居曲房密室,帷帐尊彝,楚楚有致。”
-
形容陈列整齐,富有情趣。
-
楚囚相对 [chǔ qiú xiāng duì]
-
南朝·宋刘·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过江诸人,每至美日,辄相邀新亭,藉卉饮宴。周侯(周顗)中坐而叹曰:‘风景不殊,正自有山河之异!’皆相视流泪。唯王丞相(王导)愀然变色曰:‘当共戮力王室,克复神州,何至作楚囚相对!’”
-
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,相对无策,徒然悲伤。
-
楚楚动人 [chǔ chǔ dòng rén]
-
《诗经·曹风·蜉蝣》:“蜉蝣之羽,衣裳楚楚。”金·元好问《杂言》:“诸郎楚楚皆玉立。”
-
楚楚:鲜明整洁的样子。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。
-
触目崩心 [chù mù bēng xīn]
-
《南齐书·豫章文献王嶷传》:“缅寻遗烈,触目崩心。”
-
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。
-
触物伤情 [chù wù shāng qíng]
-
晋·张载《七哀诗二首》:“哀人易感伤,触物增悲心。”
-
触:触动,感动。看到某一景物内心感到悲伤。
-
捶胸跌脚 [chuí xiōng diē jiǎo]
-
元·无名氏《冻苏秦》第二折:“不是我炒炒闹闹,痛伤情捶胸跌脚。”
-
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。
-
捶胸跌足 [chuí xiōng diē zú]
-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八:“老翁捶胸跌足道:‘眼面前错过了仙缘,悔之何及!’”
-
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。
-
捶胸顿脚 [chuí xiōng dùn jiǎo]
-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九回:“[何玉凤]拍着那棺材,捶胸顿脚,放声大哭。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,石人落泪。”
-
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。
-
大言不惭 [dà yán bù cán]
-
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曰:‘其言之不怍,则为之也难。’”宋·朱熹注:“大言不惭,则无必为之志,而不自度其能否也。欲践其言,其不难哉!”
-
说大话,不感到难为情。
-
荡气回肠 [dàng qì huí cháng]
-
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感心动耳,回肠伤气。”三国·魏·曹丕《大墙上蒿行》:“女娥长歌,声协宫商,感心动耳,荡气回肠。”
-
荡:动摇;回:回转。形容文章、乐曲十分婉转动人。
伤心爱的词语表达心情(1个)
失声痛哭
伤心爱的成语表达心情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 22357
标签:
伤心爱的成语表达心情
咬字典百科 » 伤心爱的成语表达心情
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;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