痈疮_Yong Chuang

【医学】0人已阅
概述

痈疮(ulcerative carbuncle),即痈疽恶疮。是溃疡的一种,指葡萄球菌侵害多个毛囊和皮脂腺而发生的感染。常发于头颈后面及背部,糖尿病患者较易发病。其症状主要是初起皮肤红肿明显,质软无头,疼痛剧烈。快速扩散成按之较硬,呈紫红色隆起的疙瘩,界线不清。此时轻者无全身症状;重者可有发热恶寒,头痛恶心等。而后中央逐渐见脓变软,可能全身发热持续不退。破溃后流出黄色质稠脓液,痈溃烂成蜂窝状。痈发无定处,随处可生,因发病部位不同,有各种不同命名。如:颈痈、背痈、脐痈等等。


病因病机

此病多由外感六淫、饮食不节、或外来伤害,致使肌卫不和,气血凝滞,经络瘀阻,郁热蕴盛而成。热气乘之,热胜于寒,则血肉腐败,化为脓,脓溃之后,其疮不瘥,故曰痈疮。


临床表现

呈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,质地坚韧,界限不清,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,破溃后呈蜂窝状。以后,中央部逐渐坏死、溶解、塌陷,象“火山口”,其内含有脓液和大量坏死组织。其易向四周和深部发展,周围呈浸润性水肿,局部淋巴结有肿大和疼痛。

除有局部剧痛外,患者多有明显的全身症状,如畏寒、发热、食欲不佳、白细胞计数增加等。痈疮易并发全身性化脓性感染。


辨证施治

1.内治法

证候:巨大痈疮或多处痈疮,高热,身痛,便秘,舌红,脉洪数者。治则:荡涤热毒,解毒透脓。主方:治痈疮肿毒方。方药:花粉、大黄(体壮者大黄可加量)、皂角刺、穿山甲、乳香、没药、薄荷、蜈蚣。水煎服,日1剂,分2次服。同时根据每一病人、每一时期具体情况,辨证施治。

2.外治法

(1)外敷:用守宫焙干,研为末,调油敷涂。益母草水煮,洗抹患处。胡麻炒黑。捣烂敷涂。新鲜马齿苋、蒲公英、败酱草等捣烂敷于患处。

(2)局部处理:初期红肿阶段,已有破溃者,可用八二丹掺入伤口中,外敷太乙膏。如红肿范围大,中央部坏死组织多,或全身症状严重,应作手术治疗。


饮食调理

烟、酒、鱼、虾、肉、香草、蟹黄等发物不可食,甘露茶之类凉性饮料,亦不可饮之。同时注意患者的一般状态调理,确保营养支持。


猜你喜欢:
  • 盐酸麻黄碱滴鼻液_Yan Suang Ma Huang Jian Di Bi Ye
  • 副乳_Fu Ru
  • 耳流脓_Er Liu Nong
  • 鹅口疮_E Kou Chuang
  • 耳痒_Er Yang
  • 标签: 皮肤科 痈疮 概述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辨证施治 饮食调理

    咬字典百科 » 痈疮_Yong Chuang
  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;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