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脓窠疮,又名小儿脓窝疮,是中医病名,是一种皮损部位较深的化脓性皮肤病,愈合较慢,愈后留有瘢痕。西医称之为深部脓疱疮、痈。多因素体气虚,脾虚不运,则湿浊内停,兼之湿热邪毒外袭所致。也有因蚊虫、跳蚤叮咬,或患其他瘙痒性皮肤病,搔抓损破染毒所致。
多因素体气虚,脾虚不运,则湿浊内停,兼之湿热邪毒外袭所致。也有因蚊虫、跳蚤叮咬,或患其他瘙痒性皮肤病,搔抓损破染毒所致。常见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、也可是链球菌。
脓窠疮好发于皮肤较厚的部位小腿,其次为大腿、臀部和腰部。皮疹初起为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水疱,迅即变为脓疱。疱壁较厚,不易溃破,脓疱周围绕以红晕。皮损继续向外围及深处发展,数日后结成暗褐色厚痂。痂皮脱落后,形成典型的1~2厘米直径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脓性火山口状溃疡,绕以红色硬实边缘。一般经2~4周愈合,留有瘢痕。往往反复化脓结痂,有的可形成蛎壳样厚痂。皮疹数目不等,常为数个至数十个。自觉灼热疼痛,也可有痒感。一般无全身症状,较重者可伴有发热、口渴、疲乏不适等全身症状。附近淋巴结常肿大。病程常可持续数周以上,积极治疗可缩短病程。
皮疹、皮损、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,皮肤真菌镜检,皮肤病的物理检查,脓汁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,尿常规,血常规,便常规。
根据以上症状、体征及检查可作出诊断。
1.丘疹性荨麻疹
在风团样红斑上出现丘疹或水疱,好发四肢、躯干,成批出现,反复发生,瘙痒症状突出。
2.水痘
发疹时常伴发热等全身症状;皮疹在1~2天内散发全身,主要为绿豆至黄豆大小水疱,同时见红斑、丘疹、水疱、结痂各时期的皮疹;口腔黏膜常受累。
3.湿疹
皮损为多形性,瘙痒较明显,易反复发作。
4.皮下坏疽
急性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。绝大多数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,发病后皮下组织广泛坏死,进展迅速,冬季和潮冷地区发病率高,死亡率也很高。皮肤有局限性红肿,触之硬,指压时变白,进而红肿区扩展迅速,或皮肤红硬的中央呈暗红色,或有漂浮感。多半是金黄色葡萄球菌,偶为绿脓杆菌或绿色链球菌,气性坏疽由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、生孢子梭状芽胞杆菌及溶组织梭状芽胞杆菌等厌氧菌,通常数种细菌混合感染更为常见。特别容易引起感染性休克。
发热、口渴、疲乏不适等全身症状,附近淋巴结肿大。
本病多因素体气虚,脾虚不运,则湿浊内停,兼之湿热邪毒外袭所致。也有因蚊虫、跳蚤叮咬,或患其他瘙痒性皮肤病,搔抓损破染毒所致。临床见证多以湿热为主,故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清热利湿解毒;如兼以脾虚气弱者,宜酌加健脾益气之品。本病宜结合采用外治法。
1.脓窠疮的辨证论治
(1)湿热型 皮疹为脓疱、脓痂及脓性溃疡,自觉灼热疼痛,可伴有发热,疲乏不适,口干渴等,大便干结,小便黄赤。舌质红,苔黄或黄腻,脉弦数或弦滑。
(2)功能主治 主要以清热利湿解毒。
2.中成药物治疗
鱼腥草注射液、双黄连注射液、清开灵口服液等。
咬字典百科 » 小儿脓窠疮_Xiao Er Nong Ke Chuang
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;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