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海鳝2022-10-07 19:05:24
中药材“海鳝”。别名:海黄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为暖水肉食性大型鱼类,生活于珊瑚礁浅海区中。 2.为暖水性中小型鱼类,栖息于浅海近岸岩礁间。 资源分布:1.我国分布于东海、南海。 2.我国分布于黄海南部、东海和南海。原形态:1.波纹裸胸鳝,体扁长,体长可达150cm。头中大,侧扁。吻短钝,眼小,椭圆形。口大,平裂,两颌均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海铁树2022-10-07 19:05:23
中药材“海铁树”。别名:铁树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栖息于水深1020m的坚硬基底或更深的珊瑚石和岩石上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三亚、西瑁岛和广西北部湾等海域。原形态:二叉黑色珊瑚,群体似矮灌木状,具黑色硬枝,不规则分枝或二叉分枝,较密集。最小一级的小分枝不规律分布或不规则排列于分枝的一旋形排列。于小分枝顶端的刺呈三角形,顶角尖而光滑;于小分枝中部的刺则呈压缩三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海风藤2022-10-07 19:05:23
中药材“海风藤”。别名:爬岩香、风藤。性状:本品呈扁圆柱形,微弯曲,长15~60cm,直径0.3~2cm。表面灰褐色或褐色,粗糙,有纵向棱状纹理及明显的节,节间长3~12cm,节部膨大,上生不定根。体轻,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不整齐,皮部窄,木部宽广,灰黄色,导管孔多数,射线灰白色,放射状排列,皮部与木部交界处常有裂隙,中心有灰褐色髓。气香,味微苦、辛。贮藏:置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海鳗胆2022-10-07 19:05:22
中药材“海鳗胆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常栖息于底质为江泽沙泥或岩礁的海区,一般水深5080m。食性贪,常以虾、蟹、鱼类及头足类为食。产卵期在47月;南海于67月,怀卵量100万万粒,卵球形,径1.61.7mm。仔稚鱼发育过程中能变态。有季节性回游,如福建、浙江沿海的海鳗于春夏北上生殖;秋冬南下越冬。 资源分布:我国沿海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海鳗,体长圆筒形,后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海雹菜2022-10-07 19:05:22
中药材“海雹菜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长于潮间带泥沙质地散石间。 资源分布:我国沿海均有分布,以黄海和南海沿岸较多。原形态:藻体暗蓝绿色或墨绿色,球形、半球形,直径(0.5)12cm,大者可达5cm以上,通常扁平,如胶粘状。幼期中实,表面光滑,后渐空心而皱。体内由许多藻丝体组成,下部藻丝体交织生长,上部则大部直立,呈平行分枝或作放射状排列,藻丝末端尖细,成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海门冬2022-10-07 19:05:21
中药材“海门冬”。别名:海菜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潮间带下深水沼中或低潮带下礁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等沿海。原形态:藻体深红棕色或紫红色,高612cm,丛生,基料有匍匐茎,生出多数直立枝,圆柱形,上部呈锥形,是由重复羽状分枝组成,分枝柔软细嫩,如帚状,先端渐尖。髓部中央有中轴细胞。囊果宽卵圆形,突出于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海鹞鱼齿2022-10-07 19:05:21
中药材“海鹞鱼齿”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性味:《本草拾遗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海韭菜2022-10-07 19:05:20
中药材“海韭菜”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养阴,生津止渴。用于阴虚潮热,胃热烦渴,口干舌燥。用法用量:2~4钱。别名:那冷门(藏名)。出处: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河边湿地、沼泽草甸和浅水中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西南等地。原形态:圆果水麦冬,又名:三尖草。 多年生草本,高20~30厘米。茎基膨大。叶基生,线形,上部稍扁平,下部半圆柱状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海鲶2022-10-07 19:05:20
中药材“海鲶”。别名:骨仔、油松、骨鱼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为暖海性近海底层鱼类,喜活动于水流缓慢的泥质底海区,春季由深水游向河口近岩作生殖回游,并到表层活动,以底栖动物为食,尤喜食贝类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东海、南海。原形态:中华海鲶,体延长,头部平扁较宽,体后部侧扁。眼小,体无鳞。背鳍始于胸鳍基后上方,具1不分支和7分支鳍条,第1鳍条丝状延长,几伸达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海非菜籽2022-10-07 19:05:19
中药材“海非菜籽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河边湿地、沼泽草甸和浅水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西南等地。原形态:圆果水麦冬,多年生沼生草本,高2050cm。茎基部膨大,具须根。叶基生;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1030cm,宽1.52mm,上部稍扁平,下部半圆柱状,基部扩大成鞘状,鞘的先端与长35mm的叶舌相连。花茎高530cm,上部为密集的穗状总状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