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白冷草2022-10-07 18:59:42

    中药材“白冷草”。别名:痨伤药、冷水七、冷水丹、红冷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阴处湿地或山坡草地水边、沟边等水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湖北、湖南等地。原形态:细柄凤仙花 一年生草本,高3050cm。根茎横生,较粗长,具多数肉质圆柱状根。茎纤细,直立,不分枝或分枝,茎上部或节上常被黄褐色疏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0.51.5cm;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僵蚕2022-10-07 18:59:41

    中药材“白僵蚕”。别名:僵蚕(《千金方》),天虫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,僵虫(《河北药材》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刺花叶2022-10-07 18:59:41

    中药材“白刺花叶”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刺花2022-10-07 18:59:40

    中药材“白刺花”。别名:白花刺(《贵州草药》),苦刺花(《文山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路旁灌木丛中或草坡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贵州,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山西、河北等地。原形态:矮小灌木,高1.2米左右。树皮灰褐色,多疣状突起;枝条棕色,近于无毛,具锐刺。单数羽状复叶互生;小叶11~21枚,长倒卵形,长7~12毫米,宽4~7毫米,先端微凹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仙茅2022-10-07 18:59:40

    中药材“白仙茅”。别名:细叶刺参、刺参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04000m的山坡草甸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大花刺参,多年生草本,高达60cm。基生叶披针形或宽条形,长515cm,宽达2.5cm,边缘具疏刺毛,叶基下延贴茎,平和脉35条。花枝自叶丛旁抽出,叶23对,卵状披针形至窄椭圆形,基部边缘有密刺,无柄。聚伞花序顶生,头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千层油2022-10-07 18:59:39

    中药材“白千层油”。原形态:乔木,高达18m。树皮灰白色,厚而松软,呈薄层状剥落。嫩枝灰白色。叶互生;叶柄极短;叶片革质,披针形或狭长圆形,长410cm,宽12cm,两端尖,全缘,油腺点多,香气浓郁;基出脉37条。花白色,密集于枝顶成穗状花序,花序轴常有短毛;萼管卵形,长3mm,有毛或无毛,萼齿5,圆形,长约1mm;花瓣5,卵形,长23mm,宽3mm;雄蕊多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克马叶2022-10-07 18:59:39

    中药材“白克马叶”。出处: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生境分布:多生于山中阳坡杂林中。分布河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垂珠花,又名:白花树。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约8米。嫩枝被星状毛,后变光滑。叶互生,椭圆状长圆形至倒卵形,长5~10厘米,宽2.5~5厘米,基部楔形或近圆形,先端长尖或短尖,上半部边缘具细齿,上面无毛,下面初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兰花叶2022-10-07 18:59:38

    中药材“白兰花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适生了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疏松的土壤。 资源分布:找国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广为栽培。长江流域各地盆栽或温室越冬。原产印度尼西亚爪哇。原形态:乔木,高1020m,在较寒冷地区常呈灌木状,高仅12m。树皮灰色,幼枝密被淡黄白色柔毛,后渐脱落。叶互生;叶柄长1.52cm;托叶痕为叶柄的三分之一或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叶藤2022-10-07 18:59:38

    中药材“白叶藤”。别名:红藤仔、飞扬藤、胱皮藤、红丝线、扛棺回[海南]。性味:甘、淡,凉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散瘀止痛,止血。用于肺结核咯血,肺热咯血,胃出血,毒蛇咬伤,疮毒溃疡,疥疮,跌打刀伤。用法用量:鲜品3~5钱;外用鲜品捣烂外敷。备注:(1)服用本品过量,能产生腹痛等副作用。 (2)海南的扛棺回原植物除白叶藤外,尚有同科植物扒地蜈蚣Tylop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及2022-10-07 18:59:37

    中药材“白及”。别名:白根、地螺丝、白鸡儿、白鸡娃、连及草、羊角七。性状: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,多有2~3个爪状分枝,长1.5~5cm,厚0.5~1.5cm。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,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,上面有凸起的茎痕,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类白色,角质样。无臭,味苦,嚼之有黏性。炮制:洗净,润透,切薄片,晒干。鉴别:本品粉末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