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白枪杆根2022-10-07 18:59:20

    中药材“白枪杆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。 资源分布:生于石灰岩山地次生林中。原形态:落叶乔木,高约10m。树皮灰白色。芽裸露,密被褐色茸毛,小枝灰褐色,具纵棱,疏被柔毛和茸毛,皮孔细小,稀疏散生。叶轴上面具窄沟,均密被棕色茸毛;小叶915枚,革质,椭圆形至披针状椭圆形,长38cm,宽1.54cm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部楔形至阔楔形,叶缘略反卷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楠木2022-10-07 18:59:20

    中药材“白楠木”。别名:美人柴、粘柴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土壤湿润肥沃的山坡灌丛或山谷疏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刨花润楠乔木,高6.520m,直径达30cm。小枝绿带褐色,干时常黑色,无毛或新枝基部有浅棕色小柔毛;顶芽球形至近卵形,鳞片密被棕色或黄棕色小柔毛。叶常集生小枝梢端;叶柄长1.21.6(2.5)c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毛夏枯草2022-10-07 18:59:19

    中药材“白毛夏枯草”。别名:金疮小草(《本草拾遗》),雪里青、土犀角(《纲目拾遗》),见血青、白头翁、筋骨草、石灰菜、紫背金盘、破血丹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退血草、散血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,伏地筋骨草(《江苏植物名录》),白夏枯草(《苏州本产药材》),散血丹、白毛串、白喉草、四季春草、大叶刀焮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青鱼胆草、苦地胆、透骨消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杨树皮2022-10-07 18:59:19

    中药材“白杨树皮”。别名:白杨皮(《梅师集验方》)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。分布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、陕西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山杨,又名:大叶杨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明杨。 乔木。树干细长挺立,高至20米。一年生枝黄褐色,有光泽;多年生枝为青灰色或暗灰色,皮孔明显。叶芽长0.5~1厘米,卵圆形,通常有4鳞片;单叶互生;大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毛委陵菜2022-10-07 18:59:18

    中药材“白毛委陵菜”。别名:热干巴[蒙名]。生境分布:内蒙古。性味:苦、酸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,凉血,止血。主治子宫功能性出血。鼻衄。用法用量:配方用,1~2钱。血热重者凉服,轻者温服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耕地边、山坡草地、沟谷、草甸及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甘肃、新疆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大萼委陵菜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榔皮2022-10-07 18:59:17

    中药材“白榔皮”。别名:色告白、榔皮树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杂木林中或栽培于村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南部。原形态:绒毛苹婆 乔木。树皮灰白色。小枝粗壮,并有时痕,幼时被褐色星状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粗壮,长约16cm,被毛;托叶披针形,长约1cm;叶掌状37裂,基部广心形,长1722cm,宽与长几相等;中间的裂片广卵形,尾状渐尖,长达8cm,宽约8c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杨枝2022-10-07 18:59:17

    中药材“白杨枝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梅2022-10-07 18:59:16

    中药材“白梅”。别名:盐梅(《尚书》),霜梅(《纲目》),白霜梅(《本草便读》)。出处:《本草经集注》。性味:酸涩咸,平。 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栎蔀2022-10-07 18:59:16

    中药材“白栎蔀”。出处: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丘陵的山坡、林中。分布长江流域及华南各省。原形态:白栎,又名:金刚栎,白反栎、栭栎、柞子柴、白斗、枥柴、白柴蒲树。落叶乔木,高达25米。小枝密生灰黄色至灰褐色绒毛。叶互生,革质,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,长7~14厘米,宽3~7厘米,先端钝,基部楔形,边缘有波状齿,上面被疏星状毛或近于无毛,下面密生灰色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檀2022-10-07 18:59:15

    中药材“白檀”。别名:野荞面根、大撵药、地胡椒、乌子树。生境分布: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台湾、云南。性味:苦、涩,微寒。功能主治:消炎软坚,调气。主治乳腺炎,淋巴腺炎,疝气,肠痈,胃癌,疮疖。用法用量:3~8钱。别名:砒霜子、蛤蟆涎、白花茶、牛筋叶、檀花青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602500m的山坡、路边、疏林或密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长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