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白肚2022-10-07 18:59:04
中药材“白肚”。生境分布:此种产于美国东部,美国栽培葡萄品种多出自此种。现我国云南有栽培。原形态:酒葡萄 落叶粗壮攀援灌木。新条每节有1卷须或花序。叶圆卵形或阔卵圆形,宽716cm,基部凹处通常开阔,不分裂或微3裂,稀深裂而有圆凹,边缘有不规则浅锯齿,上面暗绿色,下面有茸毛,最初带白色,后呈铁灰色或锈色,叶脉显着。圆锥花序分枝少,长510cm;萼片、花瓣、雄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珠树2022-10-07 18:59:04
中药材“白珠树”。别名:滇白珠树、小透骨草、透骨香、钻骨风、火炭子、透骨草[云南、贵州]、满山香、满天香、洗澡叶、冬绿树。性味:辛,温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舒筋活络,活血止痛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,胃寒疼痛。风寒感冒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别名:老虎尿、老虎面、满山香、牛头药药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向阳山坡或灌木丛中,喜砂质壤土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腹锦鸡2022-10-07 18:59:03
中药材“白腹锦鸡”。别名:箐鸡肉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常栖息多岩石的山地。出没于多刺灌丛和矮竹间。平时单独或成对活动。秋冬时常结成小群活动。以野果、植物嫩叶及昆虫为食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、贵州西部及云南大部分地区。原形态:白腹锦允,雄鸟头顶披以金属绿色的短羽,枕冠狭长,呈紫红色;后颈披心肝一片白色而具蓝和黑色边缘的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绿叶果实2022-10-07 18:59:03
中药材“白绿叶果实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8002500m的向阳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省北部至西部。原形态:白绿叶 常绿直立小灌木,高约2m。具刺;幼枝密被锈色鳞片,老枝鳞片脱落,灰褐色或黑色。叶互生;叶柄锈色,长57mm;叶薄革质或纸质,宽椭圆形,长2.56.5cm,宽1.23.5cm,先端钝圆形或渐尖,基部圆形或稍窄狭,全缘,上面幼时被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簕枝叶2022-10-07 18:59:02
中药材“白簕枝叶”。别名:白茨叶、白勒远。原形态:攀援状灌木,高17m。枝细弱铺散,老枝灰白色,新枝棕黄色、疏生向下的针刺,刺先端钩曲,基部扁平。叶互生,有3小叶,稀45;叶柄长26cm,有刺或无刺;小叶柄长28mm;叶片椭圆状卵形至椭圆状长圆形,稀倒卵形,中央一片最大,长410cm,宽36.5cm,先端尖或短渐尖,基部楔形,上面脉上疏生刚毛,下面无毛,边缘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背三七2022-10-07 18:59:02
中药材“白背三七”。别名:大肥牛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土生地、白仔菜药、散血姜(《广西药植图志》),土田七(《广西中药志》),三百棒、地滚子,大救驾、百步还阳、石三七、树三七(《云南中草药》),大绿叶、接骨丹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喜生于潮湿的阴地上。分布台湾至华南。西南一带。原形态:白子菜,又名:鸡菜。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绿叶2022-10-07 18:59:01
中药材“白绿叶”。别名:羊奶果、胡颓子、天青地白、小羊奶果。生境分布:云南。性味:酸,平。功能主治:利尿排石,止咳定喘,行气止痛。主治慢性肾炎,胃痛,慢性支气管炎,支气管哮喘。用法用量:每次2~3钱,水煎服。别名:羊奶果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路旁、灌木丛中。原形态:常绿灌木,高2~3米。根木质,外皮灰褐色,内部白色。老枝暗灰褐色,有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线薯2022-10-07 18:59:01
中药材“白线薯”。别名:红藤、山乌龟、一滴血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区沟谷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东南部。原形态:白线薯 多年生草质落叶藤本。块根团块状。枝稍扭曲,有直纹,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比叶片长或近等长,盾状着生;叶片三角形或微圆,长、宽近相等,818cm,先端钝或有时具短尖,基部近平截或微圆,边缘具波状粗齿或近全缘,两面无毛或下面脉上稍被微柔毛;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石榴花2022-10-07 18:59:00
中药材“白石榴花”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产四川。原形态:①白石榴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约6米。小枝圆形或有微棱,枝端呈刺状,光滑无毛。叶对生或簇生于短枝,具短叶柄;叶片矩圆形、倒卵形至长圆形,长2~3厘米,宽约1.5厘米,先端钝,无毛,有光泽。花白色,径约3厘米。浆果近球形,径约10厘米,褐黄色至红色,内具薄隔膜。种子多数,包藏于红色或淡红色的果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背叶2022-10-07 18:59:00
中药材“白背叶”。别名:野桐、叶下白、白背木、白背娘、白朴树、白帽顶。性味:微苦、涩,平。功能主治:根:柔肝活血,健脾化湿,收敛固脱。用于慢性肝炎,肝脾肿大,子宫脱垂,脱肛,白带,妊娠水肿。叶:消炎止血。外用治中耳炎,疖肿,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根0.5~1两;叶外用适量,鲜叶捣烂敷或干叶研粉敷患处。别名:白帽顶、白膜叶(《岭南草药志》)。出处:《南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