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石柑子2022-10-07 18:56:41

    中药材“石柑子”。性味:淡,平。注意: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活血散瘀,消积,止咳。用于跌打损伤,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,风湿性关节炎,小儿疳积,咳嗽;外用治骨折,中耳炎,鼻窦炎。用法用量:0.5~1两,酒泡服或水煎服。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或捣烂取汁,滴患处。别名:石气柑、柑子菌芋(《分类草药性》),石蒲藤(《岭南大学校园植物名录》),巴岩香、青蒲芦茶、石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石蜈蚣2022-10-07 18:56:40

    中药材“石蜈蚣”。别名:红蚂蝗七、石螃蟹、石棉、岩白菜、岩蚂蝗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1000m的山地林中石上或岩石上、山谷溪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及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蚂蝗 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长,扁圆柱形,有横纹,似蚂蝗状,下侧生多数须根。叶均基生;叶柄长28.5cm,有疏柔毛;叶片革质,卵形、宽卵形或近圆形,长410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石蕊2022-10-07 18:56:40

    中药材“石蕊”。别名:山石蕊、石花、石伤药、太白树。生境分布: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陕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化学成分:含原冰岛苔酸(protocetraric acid, C18H14O9)、冰岛苔酸(cetratic acid, C20H18O9)、富马原冰岛苔酸(fumaprotocetraric acid, C22H16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石蛇2022-10-07 18:56:39

    中药材“石蛇”。别名:蛇螺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活于中低潮带的岩石上。死体犹如化石。 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东海、南海,为浙江山以南沿海的习见种类。原形态:覆瓦小蛇螺,贝壳呈管状,壳口圆形或卵圆形,径约10mm。幼虫于发生期,具螺旋形贝壳,自壳顶部通常以水平方位逐步向外盘卷,状如蛇卧,全壳大部分固着在岩石上或其他物体上,仅壳口部稍游离。壳面粗糙,具数条较粗的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石蒜2022-10-07 18:56:38

    中药材“石蒜”。别名:乌蒜、老鸦蒜、蒜头草、龙爪花、蟑螂花、野蒜、一枝箭[江西]、避蛇生[湖北]。性味:辛、甘,温。有毒。注意:石蒜碱有强力催吐作用,故有用石蒜治食物中毒者,催吐用3~5钱。除此之外,一般不作内服。功能主治:消肿,杀虫。外用治淋巴结结核,疔疮疖肿,风湿关节痛,蛇咬伤,水肿,灭蛆、灭鼠。用法用量: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备注:(1)石蒜碱接触皮肤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石蒟2022-10-07 18:56:38

    中药材“石蒟”。别名:石南藤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密林或疏林中溪涧边,常攀援于树上或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毛山蒟 攀援藤本。枝有纵棱,常被微硬毛,叶互生;叶柄长12cm;叶片纸质,卵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,长514cm,宽25cm,基部稍不等,下面有微硬毛,叶脉7条,最上1对离基11.5cm从中脉发出,其余5条基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石茶2022-10-07 18:56:37

    中药材“石茶”。别名:东南长蒴苣苔、石麻婆子草、石芥菜。生境分布: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。性味:苦,凉。功能主治:清凉解毒。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疾患。用法用量:2~3钱。别名:石麻婆子草、石芥菜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林下或山坡石上或石崖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等地。原形态:东南长蒴苣苔 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圆柱形,长约4cm。叶41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石莽草2022-10-07 18:56:37

    中药材“石莽草”。别名:石辣蓼(《广西中药志》),头花蓼、小红藤(《广西植物名录》),太阳草(《云南中草药》),满地红、四季红、火溜草(《文山中草药》),红花地丁、绣球草、惊风草、小铜草、小红草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:《广西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岩石上。分布我国西南部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茎蔓延,先端斜升向上,表面红色,节处着生柔毛。叶互生,椭圆形,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石莲子2022-10-07 18:56:36

    中药材“石莲子”。别名:甜石莲、莲实、壳莲子、带皮莲子。性味:甘、微苦,平。功能主治:健脾止泻。用于慢性痢疾,食欲不振。用法用量:1.5~3钱。别名:甜石莲、壳莲子、带皮莲子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水泽、池塘、湖沼或水田内,野生或栽培。 资源分布:广布于南北各地。原形态:莲 多年生水生草本。根茎横生,肥厚,节间膨大,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洞,外生须状不定根。节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石花2022-10-07 18:56:36

    中药材“石花”。别名:石衣、梅藓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,止崩漏。用于膀胱湿热,黄疸,风湿腰痛,崩漏;外用治皮肤瘙痒,脚癣,小儿口疮,白癜风。用法用量:3~5钱;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。别名:石苔花(《草木便方》),乳花(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地衣(《吉林中草药》),道立克(蒙名)。出处:《草木便方》。生境分布:着生于岩石上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