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竹叶椒叶2022-10-07 18:55:12

    中药材“竹叶椒叶”。出处:《湖南药物志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穿根藤2022-10-07 18:55:12

    中药材“穿根藤”。别名:春根藤(《广东中药》),木头疳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崧根藤、伸筋藤、石邦子(《广东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福建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野间石上或树上。分布我国南部。主产广东,福建、广西亦有。原形态:多枝平卧灌木,常攀附于石上或树上,茎上常生有不定根。叶小,纸质,对生;卵形、倒卵形或卵状矩圆形,长1.5~6厘米,宽8~20毫米,先端短尖或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竹叶参2022-10-07 18:55:11

    中药材“竹叶参”。别名:黄竹参。生境分布:贵州、云南。性味:甘、微苦,平。功能主治:补肺肾,镇咳,健胃止血。主治气虚头晕,耳鸣虚咳,病后食欲不振,吐血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别名:白龙须、竹叶七、獆猪七、白毛七(《陕西中草药》),石竹根、竹节参、竹根七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,白根药、小竹根、倒竹散、老虎姜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竹兰草2022-10-07 18:55:10

    中药材“竹兰草”。别名:小棕乡。出处:始载于《海南药植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5003300m的山坡草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原形态:条叶角盘兰,多年生草本,高1535cm。块茎长圆形,长11.5cm。茎稍纤细,近直立,下部具34枚叶。叶狭,条形,或条状披针形,长510cm,宽36mm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渐狭抱茎。总状花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窿缘桉叶2022-10-07 18:55:10

    中药材“窿缘桉叶”。出处:《广西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广西、广东有栽培。产广西、广东等地。原形态:窿缘桉,又名:小叶桉、风吹柳。 乔木。树皮灰褐色,粗糙而有裂纹,常呈片状脱落。叶狭披针形,长8~15厘米,有时更长,稍呈镰状而渐尖,下部的常卵形,稍厚,侧脉多数,边脉稍离叶缘。伞形花序腋生或侧生,有花3~8朵;萼筒半球形,宽约4毫米,帽状体半球形或圆锥状,长约为萼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竹叶莲2022-10-07 18:55:09

    中药材“竹叶莲”。别名:地藕。性味:辛,微温。功能主治:理气止痛,疏风消肿。用于胸胁气痛,胃痛,腰痛,头肿痛,流泪;外用治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2~4钱;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地藕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出处:《湖南药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谷林缘阴湿地。分布江西、湖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竹叶花,又名:杜若。 多年生草本。地下茎横走,白色,节上生多数须根。茎直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竹叶蕉2022-10-07 18:55:09

    中药材“竹叶蕉”。别名:戈燕[傣名]。生境分布:台湾、广东、云南。性味:淡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止咳定喘,消炎杀菌。主治肺结核,气管炎,支气管炎,哮喘,高热,小儿麻疹,合并肺炎,感冒,发热,各种皮肤病。用法用量:2~4钱,水煎或干粉3~5分,开水送服。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戈燕(傣名)。出处: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密林阴湿处或山沟竹林边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竹头草2022-10-07 18:55:08

    中药材“竹头草”。别名:芩草、箬叶莩、棕茅、棕叶草、涩船草、皱茅。出处:始载于《李衍竹谱、植物名实图考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或各地林下阴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棕叶狗尾草,多年生草本。具根茎,须根较坚韧。秆直立或基部稍膝曲,高0.752m,直径为37mm,基部可达1cm,具有支柱根。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竹林霄2022-10-07 18:55:08

    中药材“竹林霄”。别名:石竹根、竹林消、万花梢、黄牛尾巴、百尾笋、竹凌霄、白龙须、乌骨鸡、竹叶三七、牛尾笋。出处:出自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6002500m的林下或灌木丛中。 2.生于海拔400800m的灌丛、竹林中或林下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河北、陕西、台湾等地。 2.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竹叶椒2022-10-07 18:55:07

    中药材“竹叶椒”。别名:土花椒[湖南、上海]、山花椒[广东]、野花椒[四川]。性味:辛、微苦,温。有小毒。注意: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温中理气,祛风除湿,活血止痛。根、果:胃腹冷痛,胃肠功能紊乱,蛔虫病腹痛,感冒头痛,风寒咳喘,风湿关节痛,毒蛇咬伤;叶:外用治跌打肿痛,痈肿疮毒,皮肤瘙痒。用法用量:果1~3钱,根0.5~1两;叶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或水煎洗患处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