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臭菘种子2022-10-07 18:48:29

    中药材“臭菘种子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m以下的潮湿针叶林或混交林下,常于沼泽地区成大片生长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黑龙江、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。原形态:臭菘,宿根草本。根茎粗壮,直径达7cm。叶基生;叶柄长1020cm;叶片长2040cm,宽1535cm,先端渐狭或钝圆。花序柄外围鳞叶长1040cm,花序柄长320cm,粗l1.2cm;佛焰苞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芋头花2022-10-07 18:48:28

    中药材“芋头花”。别名:芋苗花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。出处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原形态: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芒萁骨2022-10-07 18:48:28

    中药材“芒萁骨”。别名:草芒、山芒、山蕨、虱槟草、乌萁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芒仔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,穿路萁。路萁子柴、鸡毛蕨、筲萁子柴、反蕨叶、蜈蚣草、硬蕨萁、狼萁草、蕨叶草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出处: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林下或山坡酸性土上。分布长江以南各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~60厘米。根状茎横走,细长,褐棕色,被棕色鳞片及根。叶远生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芋梗2022-10-07 18:48:27

    中药材“芋梗”。别名:芋荷杆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芋茎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出处:《本草衍义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艾虎2022-10-07 18:48:27

    中药材“艾虎”。别名:地狗、艾鼬、两头乌、臭狗子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栖息于海拔3200m以下的开阔山地、草原、森林、灌丛及村庄附近。喜近栖生活,洞居,黄昏和夜间活动。主要以鼠型啮齿动物为食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甘肃、新疆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艾鼬,体形象黄鼬,身长3045cm,尾长1120cm。吻部钝,颈稍粗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芒根2022-10-07 18:48:26

    中药材“芒根”。别名:芭茅根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出处:《国药提要》。注意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芒种花2022-10-07 18:48:25

    中药材“芒种花”。别名:剪耳花、山黄花、过路黄、栽秧花。性味:微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,杀虫,止痒。全草:上呼吸道感染,肝炎,痢疾,肾炎。果:血崩,鼻衄。叶:外用治皮肤瘙痒,黄水疮。根:驱蛔虫。用法用量:鲜全草3~5钱;叶外用适量,煎水洗或干粉撒患处。别名:金丝桃(《滇南本草》),洱海连翘(《滇黔记游》),猪牳柳(《质问本草》),云南连翘(《植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艾虎脑2022-10-07 18:48:25

    中药材“艾虎脑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栖息于海拔3200m以下的开阔山地、草原、森林、灌丛及村庄附近。喜近栖生活,洞居,黄昏和夜间活动。主要以鼠型啮齿动物为食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甘肃、新疆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艾鼬,体形象黄鼬,身长3045cm,尾长1120cm。吻部钝,颈稍粗,足短。前肢间毛短,背中部毛最长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芒茎2022-10-07 18:48:24

    中药材“芒茎”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生山坡或荒芜田野中。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芒(《本草拾遗》),又名:杜荣(《尔雅》),笆芒(《太平寰宇记》),笆茅(《纲目》),度芸、苫房草、创高草、白尖草。 多年生草本,高1~2米.秆粗壮,无毛,或在花序以下疏生柔毛。叶线形,长25~60厘米,宽6~15毫米,下面疏生柔毛和白粉,边缘有前倾尖锐小锯齿;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艾纳香2022-10-07 18:48:24

    中药材“艾纳香”。别名:大风艾、牛耳艾、大风叶、紫再枫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再风艾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大艾、大枫草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大骨风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大黄草(《中药志》),大毛药(《贵州植药调查》),冰片艾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草地或灌木丛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广西及贵州有栽培。原形态: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