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芦根2022-10-07 18:48:11

    中药材“芦根”。别名:苇根、芦头。性状:鲜芦根:呈长圆柱形,有的略扁,长短不一,直径1~2cm。表面黄白色,有光泽,外皮疏松可剥离,节呈环状,有残根及芽痕。体轻,质韧,不易折断。切断面黄白色,中空,壁厚1~2mm,有小孔排列成环。无臭,味甘。 干芦根:呈扁圆柱形。节处较硬,节间有纵皱纹。贮藏:干芦根置干燥处;鲜芦根埋于湿沙中。炮制:除去杂质,洗净,切段或切后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芜菁2022-10-07 18:48:11

    中药材“芜菁”。别名:葑(《诗经》),须、薞芜(《尔雅》),荛、大芥(《方言》),蔓菁(《礼记》郑玄注),葑苁(《尔雅》孙炎注),芥(陆玑《诗疏》),九英菘(《食疗本草》),九英蔓菁(《本草拾遗》),诸葛菜(《嘉话录》),台菜(《埤雅》),鸡毛菜(《本草衍义》),大头菜、狗头芥(《医林纂要》)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生境分布: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原形态:二年生草本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芡实叶2022-10-07 18:48:10

    中药材“芡实叶”。别名:鸡头盘(《本草图经》),刺荷叶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治胞衣不下,吐血。 ①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芡实根2022-10-07 18:48:09

    中药材“芡实根”。别名:役菜(《食性本草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性味:①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芙蓉花2022-10-07 18:48:09

    中药材“芙蓉花”。功能主治:对于一切疮痈肿毒、乳痈等症,初起外用,能消肿止痛;已成者内服,有排脓之功。有可治肺痈,单用鲜花一至二两(干花减半),水煎,加冰糖五钱冲服,也可配合鱼腥草同用。芙蓉花还能凉血清热,可配莲蓬壳,用治血热崩漏。此外,亦可用治水火烫伤,研末,用蜂蜜或麻油调服。别名:拒霜花、片掌花、四面花、转观花、醉酒芙蓉、文官花、九头花、七星花、富常花、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芜菁甘蓝子2022-10-07 18:48:08

    中药材“芜菁甘蓝子”。别名:大头菜子。生境分布:我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及西北的部分地区均有栽培。原形态:芜菁甘蓝 二年生粗壮草本。植株光滑无毛,灰蓝绿色,被白粉。根部肉质膨大,卵圆形或圆锥形,重可达1.52kg,一半埋于土中,一半露于地面,块根外皮光滑,上部淡紫红色,下部白色或淡黄色,无辛辣味,其两侧各具1条纵沟,沟中着生多数须根。茎于次年抽出,高可达1m以上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芥子2022-10-07 18:48:07

    中药材“芥子”。别名:白芥子、黄芥子、芥菜子、青菜子。性状:白芥子:呈球形,直径1.5~2.5mm。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。具细微的网纹,有明显的点状种脐。种皮薄而脆,破开后内有白色折叠的子叶,有油性。无臭,味辛辣。 黄芥子:较小,直径1~2mm。表面黄色至棕黄色,少数呈暗红棕色。研碎后加水浸湿,则产生辛烈的特异臭气。炮制:芥子:除去杂质。用时捣碎。 炒芥子:取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芥菜2022-10-07 18:48:07

    中药材“芥菜”。别名:芥(《仪礼》),大芥(《方言》),雪里蕻(《野菜笺》),皱叶芥(《纲目》),黄芥(《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千金·食治》。生境分布: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原形态: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。高30~100厘米。茎直立,多分枝,幼枝被微毛,老枝光滑,有时微被白粉。基生叶大,呈琴状分裂,先端裂片特别长大,两侧裂片甚小;茎上部的叶不分裂,披针形至线形。总状花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芦子藤2022-10-07 18:48:06

    中药材“芦子藤”。别名:叶子兰、芦子兰(《云南中草药》),苎叶蒌、野胡椒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大麻疙瘩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亚热带山野疏林中。分布云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荨麻叶胡椒,又名:苎叶山药。 攀援藤本。全体生不显着的短毛。单叶互生或对生,叶片卵圆形,长10~15厘米,宽4~9厘米,全缘或浅波状,基部歪斜,不对称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芙蓉菊根2022-10-07 18:48:06

    中药材“芙蓉菊根”。出处:《福建中草药》。化学成分:根和茎中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、蒲公英赛酮和蒲公英赛醇。性味:《福建中草药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