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芦竹根2022-10-07 18:47:59
中药材“芦竹根”。别名:芦荻头(《岭南采药录》),楼梯杆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溪旁及屋边较潮湿而深厚的土壤上。分布西南、华南及江苏、浙江、湖南等地。产四川。原形态:芦竹,又名:荻芦竹(《本草汇言》),绿竹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 多年生草本。具根茎,须根粗壮。秆直立,高2~6米,径1~1.5厘米,常具分枝。叶鞘较节间为长,无毛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芫花2022-10-07 18:47:59
中药材“芫花”。别名:南芫花、芫花条、药鱼草、莞花、头痛花、闷头花、老鼠花、癞头花、金腰带、浮胀草[根皮]。性状:本品常3~7朵簇生于短花轴上,基部有苞片1~2片,多脱落为单朵。单朵呈棒槌状,多弯曲,长1~1。7cm,直径约1。5mm;花被筒表面淡紫色或灰绿色,密被短柔毛,先端4裂,裂片淡紫色或黄棕色。质软。气微,味甘、微辛。贮藏:置通风干燥处,防霉,防蛀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芦笋2022-10-07 18:47:58
中药材“芦笋”。别名:芦尖(《要药分剂》)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性味:①《本草图经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芫青2022-10-07 18:47:58
中药材“芫青”。别名:芫青、青娘子、青娘虫、相思虫、青虫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成虫常成群食害里生豆科植物,有假死性。 资源分布: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。原形态:绿芫青,体绿色与蓝绿色,有光泽。体长1220mm。头略呈三角形,与身体垂直,头顶中央有一条纵沟纹,额与头顶间的中央有一红斑。复眼肾形,触角念珠,末节末端尖锐。前胸背板光滑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芫花根2022-10-07 18:47:57
中药材“芫花根”。别名:黄大戟(《吴普本草》),蜀桑(《别录》),金腰带、铁牛皮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出处:《吴普本草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芦竹箨2022-10-07 18:47:57
中药材“芦竹箨”。别名:芦荻外皮(《圣惠方》)。出处:《药对》。化学成分:含纤维素24.96~31.06%、戊聚糖15.75~17.59%、木质素37.42~35.35%、灰分14.00~8.00%、水分7.87~8.00%。性味:《药对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芦茎2022-10-07 18:47:56
中药材“芦茎”。别名:苇茎(《千金方》),嫩芦梗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化学成分:含纤维素38.64~40.98%,戊聚糖17.27~19.66%,木质素32.42~30.36%,灰分2.20~2.00%,水分9.47~7.00%。归经:入心、肺。性味:甘,寒,无毒。功能主治:治肺痈烦热。(性味以下出《纲目》)。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0.5~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芦荟花2022-10-07 18:47:56
中药材“芦荟花”。出处: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功能主治:治咳嗽,吐血,白浊。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~2钱。外用:煎水洗。复方:①治咳嗽、咳血:芦荟花(干品)三至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) ②治内伤吐血:芦荟花以酒煎服。 ③治白浊:芦荟花和猪肉煎汤服。 ④治月内婴儿眼不开:芦荟花煎水洗。(②方以下出《岭南采药录》)。出处:出自《岭南采药录》。生境分布: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芦莉草叶2022-10-07 18:47:55
中药材“芦莉草叶”。别名:红楠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。出处:《广西药植名录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野。分布广东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芦莉草,又名:小苞爵床。 一年生草本,柔弱,高20~50厘米,稍被毛或近秃净;分枝披散或下部伏地。叶对生;卵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2~5厘米,全缘,上面散生透明的偃粗毛和无数针状结晶的小线条。花无柄,单生于上部叶腋内;小苞片叶状,卵形、椭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芦竹笋2022-10-07 18:47:55
中药材“芦竹笋”。出处:《重庆草药》。性味:《重庆草药》: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