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苔水花2022-10-07 18:47:10

    中药材“苔水花”。性味:甘、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渗湿利尿。用于扁桃体炎,尿路感染,子宫颈炎,赤白带下。用法用量:2~3钱。别名:日本冷水花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1600m间的山坡林下或山谷湿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陕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525cm。茎细,无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地丁2022-10-07 18:47:09

    中药材“苦地丁”。别名:地丁草、苦丁、小鸡菜。性味: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活血消肿。用于流行性感冒,上呼吸道感染,支气管炎,急性肾炎,黄疸,肠炎,疔疮肿毒,淋巴结结核,眼结膜炎,角膜溃疡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别名:地丁(《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地丁草(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)。出处:《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沟、溪流及平原、丘陵草地或疏林下。分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木叶2022-10-07 18:47:09

    中药材“苦木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400m以下的湿润而肥沃的山地、林缘、溪边、路旁等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黄河以南各地。原形态:苦木,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710m。树皮灰黑色,幼枝灰绿色,无毛,具明显的黄色皮孔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常集生于枝端,长2030cm;小叶915,卵状披针形至阔卵形,长410cm,宽24cm,先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,两侧不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地胆2022-10-07 18:47:08

    中药材“苦地胆”。别名:天芥菜、鸡疴粘(《纲目》),土柴胡、马驾百兴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草鞋底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地胆头、磨地胆(《广州植物志》),牛插鼻、铁烛台、披地挂、地枇杷、牛托鼻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土蒲公英、吹火根、毛兜细辛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铺地娘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铁扫帚、铁答杯、铁丁镜、一刺针(《闽东本草》),铁灯柱、毛刷子(《江西民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壶卢花2022-10-07 18:47:08

    中药材“苦壶卢花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楝叶2022-10-07 18:47:07

    中药材“苦楝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于旷野或路旁,常栽培于屋前房后。 2.生于海拔5002100m的杂木林和疏林内或平坝、丘陵地带湿润处,常栽培于村旁附近或公路边。 资源分布:1.分布北至河北,南至广西、云南,西至四川等地。 2.分布于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1.楝 落叶乔木,高1520m。树皮暗褐色,纵裂,老枝紫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树皮2022-10-07 18:47:07

    中药材“苦树皮”。别名:苦通皮、马断肠、吊杆麻、菜虫药、老虎麻。性味:苦,平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,杀虫。用于黄水疮,头癣,骨折肿痛,阴痒。用法用量:外用适量,研粉调敷患处。备注:(1)本品亦作农业杀灭害虫之用。别名:苦皮子(《四川中药志》),山熊胆(《新医学》(3):26,1972),赶狗木(广西《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》)。出处:《中国药植志》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地胆根2022-10-07 18:47:06

    中药材“苦地胆根”。出处: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生境分布:产广东、广西、福建等地。性状:主根圆柱形,弯曲,有很多棕色支根。质坚,折断面外层白色,内层黄色,中空。性味: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木2022-10-07 18:47:05

    中药材“苦木”。别名:苦皮树、苦树皮、苦皮子、苦胆木、赶狗木、熊胆树、土樗子。性状:本品枝呈圆柱形,长短不一,直径0.5~2cm;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,有细密的纵纹及多数点状皮孔;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不平整,淡黄色,嫩枝色较浅且髓部较大。叶为单数羽状复叶,易脱落;小叶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近无柄,长4~16cm,宽1.5~6cm;先端锐尖,基部偏斜或稍圆,边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檀叶2022-10-07 18:47:05

    中药材“苦檀叶”。出处:《草木便方》。功能主治:①《草木便方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