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苦白蜡2022-10-07 18:46:59
中药材“苦白蜡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1800m的山坡、路旁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凹脉柃 灌木,高达3m。顶芽无毛,嫩枝具4条棱脊,无毛,叶互生,薄革质;叶柄长35mm,无毛;叶片长椭圆形,长4.210.5m,宽1.73.5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细锯齿,两面无毛,叶脉在表面下陷,背面隆起,侧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天茄叶2022-10-07 18:46:59
中药材“苦天茄叶”。原形态:直立草本至亚灌木,高12m。茎直立,具分枝,全体密被黄硬毛和针状刺。单叶互生;叶柄粗壮,长约为叶片之半;叶片阔卵形,长612cm,宽约与长相等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57深裂,裂片边缘又作不规则的齿裂及浅裂,叶两面被刺状腺毛,能分泌粘液,两面脉上均疏生长短不一的尖刺。蝎尾状花序腋外生,短而少,花单生或24朵;花梗细弱,被有粗毛及小刺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瓜根2022-10-07 18:46:58
中药材“苦瓜根”。出处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性味:苦,寒。 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芺2022-10-07 18:46:57
中药材“苦芺”。别名:钩芺、苦板、苦菜、败酱、败酱草。出处: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。 1.《尔雅》郭璞注:钩芺,大如拇指,中空,茎头有薹似蓟,初生可食。 2.陶弘景:苦芺,处处有之,人取茎生食之。五月五日采,暴干。 3.《唐本草》:苦芺,今人以为漏芦,非也。 4.《食疗本草》:苦芺,生食治漆疮。不堪多食尔。 5.《蜀本草》:《图经》有云,苦芺子若猫蓟,茎圆无刺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竹笋2022-10-07 18:46:57
中药材“苦竹笋”。别名:苦笋(《食疗本草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性味:①《纲目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艾2022-10-07 18:46:56
中药材“苦艾”。别名:苦蒿、啤酒蒿。出处:始载于《生药学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1500m的山坡、草原、林缘及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新疆;我国南京等地有栽培。原形态:中亚苦蒿 多年生草本,高60150cm。主根单一,垂直,稍木质化,径达3cm。根状茎稍粗短,垂直。茎单一或23个,直立,密被灰白色短柔毛,上部斜上分枝。茎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瓜子2022-10-07 18:46:56
中药材“苦瓜子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化学成分:含水分8.6%,灰分21.8%,纤维19.5%,碳水化物16.4%,脂肪油31.0%。油中含丁酸1.8%,棕榈酸2.8%,硬脂酸21.7%,油酸30.0%,α桐酸43.7%。尚含苦瓜素、蛋白质。性味:《纲目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瓜藤2022-10-07 18:46:55
中药材“苦瓜藤”。出处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性味:苦,寒。 ①《陆川本草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碟子2022-10-07 18:46:55
中药材“苦碟子”。别名:苦荬菜。性味:苦、辛,平。功能主治:止痛。用于头痛,牙痛,胃肠痛及中小手术后疼痛。用法用量:0.4~1两。别名:满天星(《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》)。出处:辽宁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脚、路边、疏林内、河边。分布东北及内蒙古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1米许。根粗壮而垂直。茎直立。根生叶排成莲座状,叶片长圆状倒披针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芥2022-10-07 18:46:54
中药材“苦芥”。别名:青菜、苦菜、紫苦菜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喜生长于排水良好,肥沃疏松及向阳的土地。 资源分布:我国台湾、湖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有栽培。本种是云南傣族常用药。原形态:苦芥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植株高30100cm。主根粗壮,圆锥形,有多数须根。茎直立,多分枝,无毛或基部有细刚毛。基生叶多数,叶片宽倒卵形,长3560cm,宽1825cm,先端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