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落地小金钱2022-10-07 18:44:41

    中药材“落地小金钱”。别名:鱼胆草、蛇总管、四环素草、苦草、苦胆草、地胆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疏林中及荒田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苦玄参 一年生草本,长达1m。全株被短粗毛。基部匍匐或卧,节上生根;枝叉分,有条纹,节常膨大。叶对生;叶柄长约1.8cm;叶片卵形,有时几为圆形,长35cm,宽23cm,先端急尖,基部下延于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2022-10-07 18:44:41

    中药材“菱”。别名:菱角、水菱角、风菱。性味:甘、涩,平。功能主治:健胃止痢,抗癌。用于胃溃疡,痢疾,食道癌,乳腺癌,子宫颈癌。 菱柄外用治皮肤多发性疣赘;菱壳烧灰外用治黄水疮,痔疮。用法用量:1~1.5两。别名:蕨攗(《尔雅》),水栗(《风俗通》),芰(《尔雅》郭璞注),芰实(《别录》),菱角(《周礼义疏》),水菱(《品汇精要》),菱、沙角(《纲目》)。出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菾菜根2022-10-07 18:44:40

    中药材“菾菜根”。别名:出莙荙儿、莙荙根(《饮膳正要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我国普遍栽培,以东北及内蒙古栽培较多。原形态:菾菜,又名:糖萝卜。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60~120厘米。根肉质,肥厚,圆锥形或纺锤形,外皮紫红或黄白色。茎直立,有沟纹,光亮。基生叶矩圆形,长20~30厘米,宽12~18厘米,全缘而成波状,叶面皱缩不平,有粗壮的长叶柄;茎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萝芙木2022-10-07 18:44:40

    中药材“萝芙木”。性味:苦,寒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镇静,降压,活血止痛,清热解毒。用于高血压病,头痛,眩晕,失眠,高热不退;外用治跌打损伤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山辣椒、山马蹄、山胡椒、萝芙藤(《中国药植志》),矮青木、羊屎子、青辣椒、塘婢粘,野辣椒(《广西野生资源植物》),假辣椒、鱼胆木、羊姆奶、毒狗药(《广西药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萝藦2022-10-07 18:44:39

    中药材“萝藦”。别名:白环藤、奶浆藤、天浆壳、婆婆针线包,青小布。性味:根:甘,温。 果壳:辛,温。 全草:甘、微辛,温。功能主治:根:补气益精。用于体质虚弱,阳痿,白带,乳汁不足,小儿疳积;外用治疔疮,五步蛇咬伤。 果壳:补虚助阳,止咳化痰。用于体质虚弱,痰喘咳嗽,百日咳,阳痿,遗精;外用治创伤出血(用种毛贴患处)。 全草:强壮,行气活血,消肿解毒。用于肾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萆薢2022-10-07 18:44:38

    中药材“萆薢”。别名:百枝(《吴普本草》),竹木(《雷公炮炙论》),赤节(《别录》),白菝葜(《日华子本草》),粉萆薢(《本草从新》),金刚、硬饭团(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),山田薯、土薯蓣(《泉州本草》),麻甲头(《广东中医》5(11):500,1960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原形态:①粉背薯蓣,又名:黄萆薢、黄山姜、土黄连、黄薯。 多年生缠绕藤本。根茎横生,近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萍蓬草根2022-10-07 18:44:38

    中药材“萍蓬草根”。别名:水栗子(《纲目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性味:甘,寒。 ①《本草拾遗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萝芙木茎叶2022-10-07 18:44:37

    中药材“萝芙木茎叶”。出处: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性状:干燥茎直径约1~2厘米,向上渐细,圆柱形,灰色至灰绿色,幼茎绿色,有3~5个角棱及田点状皮孔,并具纵皱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折断面不平坦。气微弱,味苦,皮部较木质部更苦。叶多皱缩,质脆易碎。气不显着,味苦微辣。化学成分:茎含δ育亨宾。叶含阿立新、洋槐甙。药理作用:见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萤火2022-10-07 18:44:37

    中药材“萤火”。别名:宵行(《诗经》),磷(《毛诗传》),丹鸟、丹良(《夏小正》),即照(《尔雅》),夜光(《本经》),夜照、景天、救火、据火、挟火(《吴普本草》),耀夜、宵烛(崔豹《古今注》),放光(《别录》),磷然、照磷(《品汇精要》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原形态:体形狭长,长1.5~2厘米,雌雄相等。体黑褐色,前胸背及尾瑞之2节暗黄色或桃色。头隐于前胸下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萱草嫩苗2022-10-07 18:44:36

    中药材“萱草嫩苗”。出处:《日华子本草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