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菵米2022-10-07 18:44:36
中药材“菵米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水旁潮湿之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,经华北、华东以至西北、西南诸地。原形态:菵商草 一年生直立草本。秆高1590cm,有24节。叶鞘无毛,多长于节间;叶舌透明膜质,长38mm;叶片扁平,长520cm,宽310mm,粗糙或背面平滑。圆锥花序狭窄,由多数简短贴生或斜升的穗状花序,长1030cm,分枝稀疏,直立或斜升;小穗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萝芒树皮2022-10-07 18:44:35
中药材“萝芒树皮”。别名:山马皮、黑度度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502000m的山谷、山坡密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。原形态:小乔木,高68(15)m,小枝粗壮,皮粗糙,幼时被锈色鳞片。叶互生;叶柄长约1cm,具狭翅和沟;叶片革质,倒卵形或广倒披针形,长1117cm,宽46cm,有时长达23cm,宽8.5cm,先端钝急尖或广急尖,基部楔形,下延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萱藻2022-10-07 18:44:35
中药材“萱藻”。别名:海麻线、海嘎、捞子筋、黄海菜、海菜管、海通草。出处:始载于《海藻药物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中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,也生长在高潮带石沼中和低潮带岩礁上。体形随潮带和水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,如长在高潮带的细小无节;长在中潮带以下的则粗大,且多缢缩成节。 资源分布: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藻体黄褐色至褐色,单条丛生,直立,管状,高5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萱草根2022-10-07 18:44:34
中药材“萱草根”。别名:漏芦果、漏芦根果(《滇南本草》),地人参(《分类草药性》),黄花菜根(《山东中药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原形态:①萱草,又名:谖草(《诗经》),宜男(周处《风土记》),鹿葱(《南方草木状》),忘忧草,丹棘(崔豹《古今注》),漏芦、芦葱(《滇南本草》),疗愁(《纲目》),益男草(《本草原始》),黄花菜、黄花草。 多年生草本,高30~9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萝藦子2022-10-07 18:44:34
中药材“萝藦子”。别名:斫合子(《本草拾遗》)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化学成分:含混合甙约0.3%,其中糖分是多种脱氧糖:D加拿大麻糖、D沙门糖、L夹竹桃糖、D洋地黄毒糖。甙元是酯型妊烯类化合物,水解后产生热马酮、去酰牛皮消甙元、萝藦甙元、肉珊瑚甙元、乙酸、桂皮酸等。性味:①《唐本草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营实2022-10-07 18:44:33
中药材“营实”。别名:蔷薇子(陶弘景),野蔷薇子(《东医宝鉴》),石珊瑚(《纲目拾遗》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落地生根2022-10-07 18:44:32
中药材“落地生根”。别名:打不死、脚目草。性味:淡、微酸、涩,凉。功能主治:解毒消肿,活血止痛,拔毒生肌。外用治痈疮肿毒,乳腺炎,丹毒,瘭疽,外伤出血,跌打损伤,骨折,烧烫伤,中耳炎。用法用量:鲜叶适量,捣烂敷患处,或绞汁滴耳。别名:土三七、叶生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叶爆芽(《陆川本草》),厚面皮、着生药、伤药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打不死,叶生根、晒不死(《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萹蓄2022-10-07 18:44:32
中药材“萹蓄”。别名:扁蓄、大萹蓄、鸟蓼、扁竹、竹节草、猪牙草、道生草。性状:本品茎呈圆柱形而略扁,有分枝,长15~40cm,直径0。2~0。3cm。表面灰绿色或棕红色,有细密微突起的纵纹;节部稍膨大,有浅棕色膜质的托叶鞘,节间长约3cm;质硬,易折断,断面髓部白色。叶互生,近无柄或具短柄,叶片多脱落或皱缩、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,全缘,两面均呈棕绿色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萍蓬草子2022-10-07 18:44:31
中药材“萍蓬草子”。别名:水粟包(《纲目》),萍蓬子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池沼、河流等浅水中。分布华东、华南、西南、东北等地。原形态:萍蓬草(《本草拾遗》),又名:水粟(《纲目》),萍蓬莲、黄金莲、水面一盏灯、水萍蓬、矮萍蓬。 多年生水生草本。根茎肥大,横卧。叶漂浮,阔卵状,长6~17厘米,宽6~12厘米,基部深心形,上面亮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落叶梅2022-10-07 18:44:31
中药材“落叶梅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长于山坡灌丛和林下潮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陕西等地。原形态:裸茎碎米荠 多年生草本,高615cm。全株无毛。根状茎短,匍匐生长,其上有小的淡黄白色瘤状突起和枯萎的叶柄残基,须根细而短。茎不分枝,基部略倾卧,上部直立。基生叶为单叶,叶柄成线条状,波状弯曲,长1.512cm;叶片近圆形或肾状圆形,长625mm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