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葡萄叶秋海棠2022-10-07 18:44:14
中药材“葡萄叶秋海棠”。别名:大叶半边莲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浓阴湿地或密林下水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肉质草本,高可达40cm。具块茎,有纤维状根,茎高达12cm,分枝和总花梗有纵沟,多疣点。叶对生;叶柄长1520cm;叶片近圆形,长、宽1215cm,先端钝圆,59浅裂至深达叶片的三分之一,裂片宽三角形,渐尖头,基部呈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葡萄2022-10-07 18:44:13
中药材“葡萄”。别名:索索葡萄、草龙珠、葡萄秧。性味:果:甘,平。功能主治:果:解表透疹,利尿,安胎。用于麻疹不透,小便不利,胎动不安。 根、藤:祛风湿,利尿。用于风湿骨痛,水肿;外用治骨折。用法用量:果、根、藤0.5~1.5两;外用鲜根适量,手法复位后,捣烂敷患处。备注:(1)玫瑰香葡萄秧:为玫瑰香葡萄每年利用修剪下来的藤、叶、梢作药用,制成注射剂,用于治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葡萄藤叶2022-10-07 18:44:12
中药材“葡萄藤叶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化学成分:茎含还原糖、蔗糖、淀粉、鞣质、黄酮类化合物。叶含酒石酸、苹果酸、草酸、延胡索酸、琥珀酸、柠檬酸、奎宁酸、莽草酸、甘油酸。又含异槲皮甙、槲皮甙、芸香甙。根、藤、叶含橡胶质、糖类等。性味:《纲目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葶苈子2022-10-07 18:44:12
中药材“葶苈子”。性状:北葶苈子:呈扁卵形,长1~1.5mm,宽0.5~1mm。表面棕色或红棕色,微有光泽,具纵沟2条,其中1条较明显。一端钝圆,另端尖而微凹,类白色,种脐位于凹入端。无臭,味微辛辣,黏性较强。 南葶苈子:呈长圆形略扁,长约1mm,宽约0.5mm。一端钝圆,另端微凹或较平截。味微辛、苦,略带黏性。贮藏:置干燥处。炮制:葶苈子:除去杂质及灰屑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葵花大蓟2022-10-07 18:44:11
中药材“葵花大蓟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草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清海、四川及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葵花大蓟 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。无茎或几无茎。叶基生,莲座状;叶柄短;叶片狭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1530cm,宽36cm,先端急尖或钝尖,基部渐狭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两面被白色疏长柔毛,羽状浅裂或深裂,裂片长卵形,基部杂有小裂片,顶端和边缘具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葫芦茶2022-10-07 18:44:11
中药材“葫芦茶”。别名:剃刀柄、虫草、金剑草、咸鱼草、百劳舌、鲮鲤舌。性味:微苦、涩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消积利湿,杀虫防腐。用于预防中暑,感冒发热,咽喉肿痛,肾炎,黄疸型肝炎,肠炎,细菌性痢疾,小儿疳积,妊娠呕吐,菠萝中毒,小儿硬皮病。用法用量:0.5~2两;外用适量。备注:(1)民间腌制咸鱼、肉类,放入本品,可防蝇蛆。别名:牛虫草、迫颈草、百劳舌(《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葫芦藓2022-10-07 18:44:10
中药材“葫芦藓”。别名:石松毛、牛毛七、火堂须、红孩儿。生境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。性味:淡,平。注意:孕妇及体虚者少用。功能主治:除湿止血。主治痨伤吐血,跌打损伤,湿气脚痛。用法用量:1~2两。别名:石松毛、红孩儿、牛毛七、火堂须、地七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氮肥丰富的阴湿地上。春、夏、秋均可见。 资源分布:分布我国南北各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蒙古山萝卜2022-10-07 18:44:09
中药材“蒙古山萝卜”。出处: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草地。分布内蒙古、东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20~60厘米,茎直立,平滑或生短毛。根生叶卵状椭圆形、长圆形、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斜形,具长柄,全缘或缺刻状锐牙齿缘,有时为大头羽裂状,下面密生短毛;茎生叶羽状深裂,裂片线形。头状花序单生于枝顶,直径约3厘米,蓝色;总苞片线形;外缘花唇形2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葛谷2022-10-07 18:44:09
中药材“葛谷”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化学成分:种子含油15%及γ谷氨酰基苯丙氨酸。性味:①《纲目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葫芦茶根2022-10-07 18:44:08
中药材“葫芦茶根”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性味:《贵州草药》: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