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谷芽2022-10-07 18:39:55

    中药材“谷芽”。别名:粟芽。性状:本品呈类圆球形,直径约2mm,顶端钝圆,基部略尖。外壳为革质的稃片,淡黄色,具点状皱纹,下端有初生的细须根,长约3~6mm,剥去稃片,内含淡黄色或黄白色颖果(小米)1粒。无臭,味微甘。贮藏: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炮制:谷芽: 除去杂质。 炒谷芽: 取净谷芽,照清炒法(附录Ⅱ D)炒至深黄色。 焦谷芽: 取净谷芽,照清炒法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豆渣树2022-10-07 18:39:54

    中药材“豆渣树”。别名:冬瓜木、红皮岭麻、鹿食、白花盏、高山望、白苍木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2200m的常绿阔叶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乔木,高1520m。树皮暗灰色,有不规则纵裂纹,常有灰白色斑块。叶互生;柄长12cm,被星状柔毛至无毛;叶片椭圆形、长圆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谷皮藤2022-10-07 18:39:53

    中药材“谷皮藤”。别名:藤葡蟠、黄皮藤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村边、路旁、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中、华南各地。原形态:落叶攀援灌木。树皮柔韧,多纤维。叶互生;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长712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心形至微心形,两面被短柔毛,边缘有钝锯齿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;雄花成圆柱状葇荑花序,雌花聚集成球形的头状花序;花被片4;雄花雄蕊与花被片同数而对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豆瓣绿2022-10-07 18:39:53

    中药材“豆瓣绿”。别名:一柱香、岩豆瓣、豆瓣草、豆瓣如意、四瓣金钗、指甲草、豆瓣打不死。性味:微苦,温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止咳祛痰,活血止痛。用于风湿筋骨疼痛,肺结核,支气管炎,哮喘,百日咳,肺脓疡,小儿疳积,痛经;外用治跌打损伤,骨折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或绞汁搽患处。别名:豆瓣鹿衔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岩筋草(《峨嵋药植》),豆瓣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豆腐渣果根2022-10-07 18:39:52

    中药材“豆腐渣果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2000m的山地和山谷常绿阔叶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原形态:乔木,高512m。树皮灰色。叶互生;叶柄长13.5cm;叶片倒卵状长圆形、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523cm,宽2.89cm,先端短渐尖或钝,基部楔形,稍下延,全缘,有时边缘或上半部具疏锯齿;中脉在上面稍凸起,侧脉58对,网脉两面均明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豆腐2022-10-07 18:39:52

    中药材“豆腐”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归经:《本草求真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豆包菌2022-10-07 18:39:51

    中药材“豆包菌”。别名:酸酱菌、马屁包、色豆马勃、牛眼睛、豆苞菇、豆包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旷野土上或林下。为外生菌根菌。夏、秋季习见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子实体不规则球形,径2.512cm。基部具一狭缩的柄。全株土黄色,淡赭锈色。包被膜质易破裂。孢体内部充满豆米状颗粒,坚硬,直径14mm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豆油2022-10-07 18:39:51

    中药材“豆油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化学成分:豆油的脂肪酸中,饱和的一般在10%左右,余为不饱和脂肪酸。前者主要是硬脂酸和棕榈酸,后者主要是亚油酸、油酸和亚麻酸。此外的成分(1.5~2.5%)中,主要为磷脂。 豆油的甾醇含量为0.38~0.53%,其中有β谷甾醇、豆甾醇和菜油甾醇,另含β胡萝卜素0.04~0.2毫克%、维生素E90~110毫克%、环木波萝烯醇和角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豆叶七2022-10-07 18:39:50

    中药材“豆叶七”。别名:绿豆莲、金剪刀、蚕豆七、豆叶狼毒。性味:微苦、涩,平。功能主治:接筋骨,除风湿,解毒消肿。外用治骨折,风湿关节痛,乳腺炎,疔疮。用法用量:鲜草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胡豆莲、绿豆莲、金剪刀、蚕豆七、豆叶狼毒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4000m的山坡林下岩石上或河沟边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豆腐渣果2022-10-07 18:39:50

    中药材“豆腐渣果”。生境分布:云南。性味:涩,凉。功能主治:收敛,解毒。主治肠炎,腹泻,食物中毒,蕈中毒,农药六六六中毒。用法用量:1~2两。出处: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疏林中。分布于云南、广东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小乔木,全体光滑无毛。皮厚,灰白色,多分枝。单叶互生,长卵形,长10~15厘米,宽5~10厘米,全缘或有粗锯齿,干后变黄色。花两性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