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鹅腿骨2022-10-07 18:28:24

    中药材“鹅腿骨”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化学成分:每100克骨髓(干重)中含铁35.9毫克,铜6.02毫克,锰0.51毫克。功能主治:《纲目拾遗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2022-10-07 18:28:23

    中药材“鹊”。别名:干鹊(《西京杂记》),神女(崔豹《古今注》),飞驳鸟(陶弘景)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我国大部地区。原形态:喜鹊(《食经》) 体长约45厘米。嘴尖、黑色。虹膜黑褐色。头、颈、背部中央、尾上覆羽等均黑色,后头及后颈稍映紫辉,背部稍沾蓝绿色;腰部有一块灰白斑;肩羽洁白。初级飞羽外翈及羽端黑色而显蓝绿色光辉,内翈除先端外,均洁白;次级和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鹅涎2022-10-07 18:28:23

    中药材“鹅涎”。出处:《本草蒙筌》。功能主治:①《本草蒙筌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鹈鹕嘴2022-10-07 18:28:22

    中药材“鹈鹕嘴”。别名:斑嘴鹈鹕。生境分布:我国北部地区,冬季迁南部地区。炮制:烧存性。功能主治:治赤白久痢。出处:《嘉佑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于我国河北以南的东部地区。原形态:斑嘴鹈鹕,又名:鹈鹕(《庄子》),鹜鹕(《山海经》),淘河(《尔骓》郭填注),逃河(《嘉佑本草》),淘鹤(《普济方》),淘鹅、犁涂(《纲目》),水流鹅(《南越笔记》)。 大型鸟类,体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鹅血2022-10-07 18:28:22

    中药材“鹅血”。出处:《本草经集注》。性味: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鹅胆2022-10-07 18:28:21

    中药材“鹅胆”。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。化学成分:胆汁含鹅脱氧胆酸。性味: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鹅首马先蒿2022-10-07 18:28:21

    中药材“鹅首马先蒿”。生境分布:西藏。性味:甘、涩,温。功能主治:利尿平喘,益阴止痛。主治水肿,尿少,气喘,营养不良,骨髓炎引起的针刺样疼痛。用法用量:0.5~1钱。出处: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草地。分布西藏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小草本,高6~10厘米。根圆锥状,表面粗糙。根茎短。茎自根茎上发出多条,紫红色,具节,被细绒毛。基生叶具柄,披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鹅肉2022-10-07 18:28:20

    中药材“鹅肉”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生境分布:饲养于河湖近旁,合群性,善游泳。嗜食青草。以华东、华南地区饲养较多。原形态:鹅(《尔雅》),又名:舒雁(《尔雅》),家雁(《纲目》)。 体长约60厘米。嘴扁阔,前额有肉瘤,雄者膨大,黄色或黑褐色。颈长。体躯宽壮,龙骨长,脚部丰满。尾短。羽毛白色或灰色。脚大有蹼,黄色或黑褐色。化学成分:鹅肉的一般化学组成(每100克)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鹤肉2022-10-07 18:28:19

    中药材“鹤肉”。出处:《医学入门》。生境分布:繁殖于我国黑龙江省一带,迁至长江下游一带过冬。原形态:丹顶鹤,又名:鹤(《诗经》),白鹤(《嘉佑本草》),仙鹤(《日用本草》),仙禽、胎禽(《纲目》)。 体长在1.2米以上。嘴长而呈绿灰色,顶端稍淡,略近黄色。虹膜褐色。体羽主要为白色。头顶皮肤裸露,呈朱红色,幼时头顶不红;额和眼先微具黑色;喉、颊和颈部暗褐色。飞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鹅肠草2022-10-07 18:28:19

    中药材“鹅肠草”。别名:鹅肠菜、鹅儿肠、抽筋草。性味:酸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凉血,消肿止痛,消积通乳。用于小儿疳积,牙痛,痢疾,痔疮肿毒,乳腺炎,乳汁不通;外用治疮疖。用法用量:0.5~1两,水煎服;鲜草2两捣汁服。外用适量,鲜草捣烂敷或煎浓汁熏洗。别名:抽筋草、鹅肠菜、伸筋藤、鹅耳肠(《云南中草药》),壮筋丹,鸡卵菜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