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江南玄胡2022-10-07 19:07:08

    中药材“江南玄胡”。别名:土三七、白七、皖南元胡、花生三七、土珠参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灌人命、疏林及苎麻地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和浙江等地。原形态:江南牡丹草,多年生草本。根茎近球形,直径可达8cm,断面淡黄色。地上茎单一或数茎丛生,高约2040cm,直立或外倾,无毛而多少被白粉,通常黑紫色。叶1枚,位于茎顶,三出复叶,每小叶23回三出羽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橘白2022-10-07 19:09:19

    中药材“橘白”。出处:《本草便读》。性状:干燥内层果皮呈黄白色海绵状的薄层块片,内表面常有橘络的痕迹。质疏松轻软,有弹性。气芳香,味微苦而甘。以片大、质轻软者佳。性味: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核桃楸果仁2022-10-07 19:11:30

    中药材“核桃楸果仁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长土质肥厚、湿润、排水良好的沟谷两旁或山坡中下部的杂木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东北及河北、山西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乔木,高超达2Om。树皮暗灰色;浅纵裂。小枝粗壮,具柔腺毛。髓部薄片状;顶芽大,有黄褐色毛。奇数羽状复叶,互生,长可达80cm;叶柄长59cm,基部肥大,叶柄和叶轴被有短柔毛及星状毛;小叶923枚,椭圆形至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杉木根2022-10-07 19:13:49

    中药材“杉木根”。别名:杉树根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分类草药性》。性味:《四川中药志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挖耳草2022-10-07 19:16:05

    中药材“挖耳草”。别名:杓儿菜。性味:苦、辛,寒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用于感冒发热,咽喉肿痛,牙痛,急性肠炎,痢疾,尿路感染,淋巴结结核;外用治疮疖肿毒,乳腺炎,腮腺炎,带状疱疹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2~5钱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芸香草、毛叶草(《滇南本草》),野烟叶、野思草(《草木便方》),野烟(《分类草药性》),倒提壶(《中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山麻2022-10-07 19:18:21

    中药材“山麻”。别名:斗鹿、油罐草、假龙胆草、巨腾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草地、溪边或田埂上,野生或栽培。 资源分布:江苏、安徽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均有栽培。原形态:长蒴黄麻 木质草本,高13m,叶互生;叶柄长1.63.5cm,上部有柔毛;托叶卵状披针形,长约1cm;叶片纸质,长圆披针形,长710cm,宽24.5cm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小白棉2022-10-07 19:20:35

    中药材“小白棉”。别名:草补药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1005400m的高山草地、灌丛草地、林下、路边及河滩草地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青海、四川、云南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灰毛蓝钟花 多年生草本。茎上升,顶部具有宿存的卵状披针形鳞片;茎多条并生,不分枝或下部分枝,被灰白色短柔毛。叶自茎下部而上稍有增大,互生,仅花下4或5枚聚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天仙子2022-10-07 19:22:51

    中药材“天仙子”。别名:莨菪子、山烟、牙痛子、熏牙子。性状:本品呈类扁肾形或扁卵形,直径约1mm。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,有细密的网纹,略尖的一端有点状种脐。剖面灰白色,油质,有胚乳,胚弯曲。无臭,味微辛。贮藏:置通风干燥处。鉴别:(1)取本品粉末0.5g,置试管中,加浓氨试液0.5ml,混匀,再加氯仿5ml,密塞,时时振摇半小时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0.5m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堆莴苣2022-10-07 19:25:06

    中药材“堆莴苣”。别名:铁麻、江维草、山活血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林下或草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广东等地。原形态:堆莴苣 多年生草本,高150cm。茎无毛,上部呈开展或狭窄的圆锥状分枝。叶互生;下部叶早落,叶柄有翅,大头羽状全裂或深裂,顶裂片三角状戟形或宽卵形,侧裂片通常2对;茎中上部叶不分裂,叶柄较宽,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变色红菇2022-10-07 19:27:23

    中药材“变色红菇”。别名:蘑菇。生境分布:生于林内地上。分布于吉林、河北、陕西、江苏、福建、四川。性味:微咸,平。功能主治:追风,散寒,舒筋,活络。别名:蘑菇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针、阔叶混交林地上或林缘地上。夏、秋季单生或群生。较习见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西南及吉林、辽宁、河南、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