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轮叶铃子香2022-10-07 18:38:44

    中药材“轮叶铃子香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600m的山坡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,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轮叶铃子香,灌木,高达1.5m。茎具撕裂状的皮层;小枝褐色,具微柔毛。叶轮生;叶柄长34mm,被微柔毛;叶片卵状披针形,长56cm,宽22.5cm,先端渐尖,基部近圆形,边缘有锯齿,两面沿脉被柔毛,余部有腺点,侧脉68对。为3花的聚伞花序腋生,偶有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蔓赤车2022-10-07 18:43:32

    中药材“蔓赤车”。别名:毛赤车、入脸麻、接骨仙子、鸡骨香、香蕉草、水靛青、水田草、川萃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沟边或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长达40cm。茎渐升,被短糙毛,通常分枝。叶无柄或近无柄,不对称;狭卵形或狭椭圆形,长47.5cm,宽1.23.2cm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草豆蔻2022-10-07 18:45:59

    中药材“草豆蔻”。别名:草蔻、草蔻仁、假麻树、偶子。性状:本品为类球形的种子团,直径1.5~2.7cm。表面灰褐色,中间有黄白色的隔膜,将种子团分成3瓣,每瓣有种子多数,粘连紧密,种子团略光滑。种子为卵圆状多面体,长3~5mm,直径约3mm,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,种脊为一条纵沟,一端有种脐;质硬,将种子沿种脊纵剖两瓣,纵断面观呈斜心形,种皮沿种脊向内伸入部分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罗盖叶2022-10-07 18:50:44

    中药材“罗盖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801000m的山谷林中、溺爱旁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。原形态:淡黄荚蒾 常绿灌木,高达8m。叶对生;叶柄长12cm;叶片亚革质;叶卵形、宽椭圆形至长圆形,长612cm,宽2.56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视察而多少下延,边缘除基部外有粗大钝锯齿,侧脉56对,连同中脉在下面凸起。聚伞花序复伞形式,直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紫藤2022-10-07 18:53:11

    中药材“紫藤”。别名:藤萝。性味:甘、苦,温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止痛,杀虫。用于腹痛,蛲虫病。用法用量:1钱。备注:(1)种子内含氰化合物,用量过大有中毒的可能,虽能治疗蛲虫病,但不宜久服。别名:招豆藤(《本草拾遗》),朱藤(《梦溪笔谈》),藤花菜(《救荒本草》),小黄藤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紫金藤(《江苏药材志》),轿藤、豆藤、藤萝、黄纤藤(江西《草药手册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稀花蓼2022-10-07 18:55:32

    中药材“稀花蓼”。别名:白回归、连牙刺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河边林下潮湿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及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70100cm。茎直立或基部平卧,下部无毛,上部疏生钩刺。叶互生;有长柄,叶柄疏生刺毛;托叶鞘膜质,褐色;叶片卵状椭圆形,长615cm,宽38cm,先端渐尖,基部戟形或心形,上部被刺毛,下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皋芦2022-10-07 18:57:55

    中药材“皋芦”。别名:过罗、拘罗、物罗(《南越志》),瓜芦(陶弘景),苦艼(《南越笔记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云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灌木,全体与茶相似,惟枝干较粗大。叶长椭圆形,长10~15厘米,宽5~7厘米,锯齿缘。花腋生,白色,比茶花略大;萼片5;花瓣5;雄蕊多数;子房上位;花梗长。蒴果扁圆形。花期秋季。性味:①陶弘景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田旋花2022-10-07 19:00:12

    中药材“田旋花”。别名:箭叶旋花、野牵牛、猪草、车子蔓、曲节藤、鸡儿弯、中国旋花。生境分布:东北、西北。化学成分:根含旋花甙及缓泻树脂。性味:微咸,温。功能主治:活血调经,止痒,止痛,祛风。 神经性皮炎:鲜草适量,用70%酒精浸24小时,每天涂2次。 牙痛:鲜花3份,胡椒1份,共研细末混匀,塞入蛀孔或置病牙上咬紧,勿咽下。 风湿性关节痛:根3钱,水煎服。别名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狗胆2022-10-07 19:02:30

    中药材“狗胆”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归经:《玉楸药解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滇常山2022-10-07 19:04:47

    中药材“滇常山”。别名:臭牡丹、矮桐子、臭茉莉、滇赪桐。性味:辛,温。功能主治:祛风止痛,降血压。 根: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腰腿痛,高血压。 叶:外用治痔疮,脱肛。用法用量:根:0.5~1两;叶外用适量,煎水洗患处。别名:乌药、臭牡丹(《滇南本草》),臭茉莉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: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云南、四川。产于云南。原形态:落叶大灌木,高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