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茶叶2022-10-07 18:46:17
中药材“茶叶”。别名:苦茶、槚(《尔雅》),荼、茗、荈(《尔雅》郭璞注),苦梌(《唐本草》),蔎(《茶经》)),腊茶(《圣济总录》),茶芽(《本草别说》),芽茶(《简便单方》),细茶(《万氏家抄方》),酪奴(《纲目》)。出处:《本草便读》。生境分布:原产我国南部山地。现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陕西等地均有栽培。原形态:茶(《唐本草》)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臭樟2022-10-07 18:48:40
中药材“臭樟”。别名:樟木果、朋麻醒[傣]、樟脑树。性味:辛,温。功能主治:祛风散寒,理气止痛。用于感冒,中暑,支气管炎,食滞气胀,胃痛,腹泻胀痛,风湿关节痛。用法用量:全株0.5~1两,水煎或泡酒服。果实常用量2~3钱。别名:白樟、香樟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南部及西南部、贵州南部、云南中部及北部、西藏东南部。原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绿豆芽2022-10-07 18:51:03
中药材“绿豆芽”。别名:豆芽菜(《本草汇言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性味:甘,寒。 ①《纲目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紫草2022-10-07 18:53:29
中药材“紫草”。别名:硬紫草、软紫草。性状:新疆紫草(软紫草):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,多扭曲,长7~20cm,直径1~2.5cm。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,皮部疏松,呈条形片状,常10余层重叠,易剥落。顶端有的可见分歧的茎残基。体轻,质松软,易折断,断面不整齐,木部较小,黄白色或黄色。气特异,味微苦、涩。 紫草(硬紫草):呈圆锥形,扭曲,有分枝,长7~14cm,直径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鹤灵芝2022-10-07 18:58:12
中药材“白鹤灵芝”。别名:癣草。性味:甘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:清肺止咳,利湿止痒。用于肺结核早期;外用治体癣,湿疹。用法用量:3~5钱;外用适量,鲜叶配煤油或75%酒精共捣烂或煎水洗患处。别名:癣草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栽培或野生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。原形态:灌木,有时近攀援状,高1~2米。茎圆柱形,被毛,节稍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瓶蕨2022-10-07 19:00:29
中药材“瓶蕨”。别名:热水莲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2700m的溪边树干上或阴湿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及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中型附生蕨类,植株高1530cm。根茎坚硬,灰褐色,长而横走,被黑褐色有光泽的多细胞节状毛,后脱落;叶腋间的芽密被节状毛。叶膜质,远生,相距35cm,沿根茎在同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狗乳汁2022-10-07 19:02:47
中药材“狗乳汁”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化学成分:含水分69.50%,蛋白质15.54%,脂肪10.45%,糖3.19%,盐类0.73%。盐类中含K2O11.86%,Na2O5.75%,CaO33.74%,MgO1.57%,Fe2O20.12%.P2O536.79%,氯13.14%。功能主治:《本苹拾遗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水茴香2022-10-07 19:07:27
中药材“水茴香”。别名:水薄荷、水八角、水波香、皱叶石龙尾。性味:辛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表,祛风除湿,止咳止痛。用于感冒,咽喉肿痛,肺热咳嗽,支气管炎,胃痛。外用治天疱疮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外用适量,叶捣烂外敷。别名:田根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,水薄荷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水八角(《陆川本草》),水荆芥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分类草药性》。生境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樱桃2022-10-07 19:09:31
中药材“樱桃”。性味:核:辛,平。 叶:甘,平。功能主治:核:清热透疹。用于麻疹不透。 叶:透疹、解毒。用于麻疹不透;外用治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核1~3钱;叶0.5~1两,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备注:(1)同属植物山樱桃(山豆子)Prunus tomentosa Thunb.与樱桃近似,果核亦入药。别名:含桃(《礼记》),荆桃(《尔雅》),朱樱(《蜀都赋》)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树地瓜根2022-10-07 19:11:49
中药材“树地瓜根”。别名:牛奶根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1300m的山地林中成水边灌丛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南部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原形态:灌木或乔木状,高达3m。全株有乳汁;幼枝具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0.31cm,具毛;托叶披针形;叶片坚纸质或近革质,倒卵状披针形或倒卵形,长617Cm,宽2一6.Scm,上半部具不规则的齿裂或缺刻,有时不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