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游草2022-10-07 19:05:03

    中药材“游草”。别名:田中游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,蓉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西游草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牛草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水边潮湿处。分布四川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台湾、福建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秆下部伏卧地面或倾斜,并于节处生根,直立部分高约40厘米,其节常具倒生微毛。叶鞘光滑或粗糙,上部者通常短于节间;叶舌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水莲沙2022-10-07 19:07:27

    中药材“水莲沙”。别名:栒刺木、岩楞子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高山带子白马骨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出处:《峨嵋药植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。分布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浙江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或半常绿低矮灌木,高约50厘米,分枝向两侧水平展开,有短柔毛。叶互生,近圆形至广椭圆形,长10~12毫米,宽4~9毫米,先端具细尖头,基部圆形或尖,上面深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橘叶2022-10-07 19:09:31

    中药材“橘叶”。性味:苦,平。功能主治:行气,解郁,散结。用于乳腺炎,胁痛。用法用量:1~3钱。别名:橘子叶(《滇南本草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性状:干燥叶多卷缩,平展后呈菱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,长5~8厘米,宽2~4厘米,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,光滑,对光可照见众多的透明小腺点。质厚,硬而脆,易碎裂。气香,味苦。化学成分:温州蜜橘的叶中含维生素c151毫克%:另含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树三角枫2022-10-07 19:11:48

    中药材“树三角枫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2500m的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金沙槭 常绿乔木,高510m,稀15m。树皮粗糙,深褐色;小枝细瘦,无毛;冬芽椭圆形,鳞片淡褐色,边缘被纤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35cm,紫绿色,无毛;叶近于圆形、长圆卵形或倒卵形,长711cm,宽46cm,全缘或3裂,中裂三角形,先端钝尖,侧裂片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朱砂根2022-10-07 19:14:07

    中药材“朱砂根”。别名:大罗伞、大凉伞、珍珠伞、凉伞遮珍珠、高脚金鸡、凤凰肠、豹子眼睛果、铁凉伞、开喉箭、山豆根[湖南、福建、云南]。性味:苦、辛,平。注意:据报道,本品如服至0.5~1两时,可出现恶心,厌食等副作用。功能主治:行血祛风,解毒消肿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,咽喉肿痛,扁桃体炎,白喉,支气管炎,风湿性关节炎,腰腿痛,跌打损伤,丹毒,淋巴结炎;外用治外伤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扁藤2022-10-07 19:16:22

    中药材“扁藤”。别名:腰带藤、羊带风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扁骨风(《广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: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高山密林下,缠绕它树上。分布我国南部各地。原形态:木质大藤本,坚硬。茎扁平,扁担状,有节,宽可达5~10厘米;卷须长而缠绕状,与叶对生。叶互生,具长柄,为掌状5小叶;小叶卵状长椭圆形,长9~15厘米,宽3~5厘米,先端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山茶花2022-10-07 19:18:38

    中药材“山茶花”。别名:茶花。性味:辛、苦,寒。功能主治:收敛凉血,止血。用于吐血,衄血,便血,血崩;外用治烧烫伤,创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2~3钱。外用适量,研末麻油调敷。别名:红茶花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。产江苏、浙江、云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15米,光滑无毛。单叶互生,革质,卵形至椭圆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小地松2022-10-07 19:20:53

    中药材“小地松”。别名:星苞火绒草、绵蒿、细火草、黄花粑粑叶、火草、羊头火草、绵羊头。生境分布:四川。性味:甘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:止咳平喘,驱虫止泻。主治感冒,咳嗽,哮喘,蛔虫症,小儿腹泻。外用治外伤出血。还可治高血压,癫痫,风湿等症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研末外敷患处。别名:绵蒿、细火草、黄花枇杷叶、火草、羊头火草、绵羊头、星苞火绒草。生境分布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大还魂草2022-10-07 19:23:09

    中药材“大还魂草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疏林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原形态:分枝感应草 多年生草本。茎高515cm,常分枝,基部木质化。偶数羽状复叶,聚生茎顶端,长510cm,叶轴及小叶两面具疏生细长柔毛;小叶812对,稀达16对,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稍偏斜,小叶由基部向顶端逐渐增大,顶部小叶长约1c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地胆2022-10-07 19:25:24

    中药材“地胆”。别名:圆胸地胆。生境分布:东北。性味:辛,热;有大毒。注意:本品有大毒,内服慎用,孕妇禁用。功能主治:破血消癓,功毒蚀疮,引赤发泡。用于癓瘕肿块,积年顽癣,瘰疬,赘疣,痈疽不溃,恶疮死肌。用法用量:0.03~0.06g,炮制后多入丸散用。外用适量,研末或浸酒醋,或制油膏涂敷患处,不宜大面积用。别名:蚖青(《本经》),杜龙、青虹(《吴普本草》)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