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列当2022-10-07 19:30:22
中药材“列当”。别名:草苁蓉、独根草、兔子拐棒。性味:甘,温。功能主治:补肾助阳,强筋骨。用于性神经衰弱,腰腿酸软;外用治小儿腹泻,肠炎,痢疾。用法用量:2~3钱;外用适量,煎汤洗脚。别名:栗当(《食医心镜》),草苁蓉(《唐本草》),花苁蓉(《日华子本草》),兔子拐杖(《东北药植志》),独根草(《河北药材》),兔子腿(《辽宁经济植物志》)。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交让木2022-10-07 19:32:48
中药材“交让木”。别名:画眉珠、虎皮楠。性味:苦,凉。功能主治:消肿拔毒,杀虫。用于疮疖肿毒。用法用量:外用适量。种子和叶,加食盐捣烂敷患处。叶煎水喷洒,可杀蚜虫。别名:山黄树、豆腐头、枸邑子、画眉珠、虎皮楠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林中或为栽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台湾省。原形态:交让木 常绿乔木,高41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三张叶2022-10-07 19:35:07
中药材“三张叶”。别名:三块瓦(《广西中药志》),三叶珍珠草、三支叶、节骨风、解毒草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跌打鼠(《文山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潮湿的杂草及灌木丛中。分布云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50~80厘米。根圆柱形,内质,表面赤褐色。茎光滑,表面灰绿色,有细纵纹。叶三出,顶部轮生,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8~18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鹤顶兰2022-10-07 18:28:13
中药材“鹤顶兰”。别名:大白及[广西南宁]。生境分布:广西、广东、台湾、云南。性味:微辛,温。有小毒。注意:孕妇慎服。功能主治:祛痰止咳,活血止血。 咳嗽多痰,咳血。假鳞茎1~钱,水煎服。 跌打肿痛。鲜品捣烂酒炒外敷。 乳腺炎。鲜品捣烂调醋外敷。 外伤出血。鲜品研粉撒患处。别名:大白芨、猴兰、鹤兰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1300m的林下湿地。 资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鱼鳖金星2022-10-07 18:30:36
中药材“鱼鳖金星”。别名:抱石莲、鱼鳖草、金丝鱼鳖草、山豆丬草、石瓜子、金龟藤、螺厣草。性味:甘、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化痰,凉血祛瘀。用于小儿高热,肺结核,内、外伤出血,风湿关节痛,跌打损伤;外用治疔疮肿毒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叶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瓜子金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瓜子菜、瓜米菜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金丝鱼鳖、鱼鳖草(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青粱米2022-10-07 18:32:57
中药材“青粱米”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性味:《别录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铃当子2022-10-07 18:35:15
中药材“铃当子”。别名:小牵牛花。生境分布:东北各省。功能主治:逐水消肿,泻下去积。 大便秘结:种子5分,日服1次。 食积腹胀:铃当子、鸡内金各3钱,共炒焦研细末,每次1钱,日服2次。出处:《吉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草地上,常与荞麦伴生。分布东北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无块根。茎细弱而匍匐,稍缠绕。单叶互生,叶片卵状披针形,较小,先端细长而尖,基部心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野香橼花2022-10-07 18:36:47
中药材“野香橼花”。别名:小毛毛花、青刺尖、刺珠、猫胡子花、叶上花。出处:野香橼花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曰:...
查看详情 >> -
赤沙糖2022-10-07 18:39:06
中药材“赤沙糖”。别名:沙糖(《唐本草》),紫沙糖(《纲目》),黑沙糖(《本草原始》),红糖(《医林纂要》),片黄糖(《本草求原》)。出处:《随息居饮食谱》。归经:入肝、脾、胃经。 ①《得配本草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蓖麻蚕2022-10-07 18:43:53
中药材“蓖麻蚕”。别名:木薯蚕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每年发生6代、7代。幼虫比蓖麻叶为食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蓖麻蚕,大形蛾类,展翅100125mm。头、触角、胸部褐色。头小复眼大,卵圆形,灰黑色。触角羽状,短,基部有白毛。翅棕褐色,前翅翅顶向外方突出,基突出部有一个黑褐色椭圆形斑纹,翅面有褐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