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茶子2022-10-07 18:46:21

    中药材“茶子”。别名:茶实(《续名家方选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化学成分:种子含皂甙,水解得茶皂醇、茶皂醇B、茶皂醇C、茶皂醇D、茶皂醇E、山茶皂甙元B、山茶皂甙元D、小量黄酮类化合物。子苗含茶氨酸。性味: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腹水草2022-10-07 18:48:43

    中药材“腹水草”。别名:两头爬、两头粘、两头镇、仙桥草、钓鱼竿、钓竿藤、爬岩红、两头生根。性味:苦、辛,凉。有小毒。注意: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利尿消肿,散瘀解毒。用于腹水,水肿,小便不利,月经不调,闭经,跌打损伤;外用治腮腺炎,疔疮,烧烫伤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疗疮草(《汪连仕采药书》),仙桥草(《李氏草秘》)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绿绒蒿2022-10-07 18:51:07

    中药材“绿绒蒿”。别名:阿拍色鲁(藏名)。出处: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草地或多石砾处。分布云南西北部、四川西部、青海和甘肃南部及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全缘绿绒蒿,又名:毛瓣绿绒蒿。 一年生草本,高25~90厘米,粗0.6~1.5厘米,生棕色长柔毛。基生叶多数,丛状,长达30厘米,宽达4厘米;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形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部渐狭成长柄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紫茉莉根2022-10-07 18:53:33

    中药材“紫茉莉根”。别名:入地老鼠、花粉头(《岭南采药录》),水粉头(《修订增补天宝本草》),粉子头、胭脂花头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全国大部地区有栽培。原形态:紫茉莉(《草花谱》),又名:胭脂花(《草花谱》),粉团花(《盛京通志》),野茉莉、粉豆花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丁香、粉孩儿、未时花、胭脂水粉、水粉子花、长春花。 一年生草本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神黄豆2022-10-07 18:55:53

    中药材“神黄豆”。别名:回回豆(《药材学》)。出处:《本经逢原》。生境分布:多栽培于庭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主产云南,广东亦产。原形态:乔木。嫩枝有丝毛。双数羽状复叶,对生;叶柄和叶轴无腺体;小叶6~12对,薄革质,椭圆状矩圆形,长1.5~3.5匣米,宽1~1.5厘米,先端浑圆或凹入,上面秃净,下面被毛。伞形花序顶生,长4厘米;苞片卵状披针形,宿存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百合花2022-10-07 18:58:16

    中药材“百合花”。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。化学成分:参见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甘松2022-10-07 19:00:33

    中药材“甘松”。别名:甘松香。性状:本品略呈圆锥形,多弯曲,长5~18cm。根茎短小,上端有茎、叶残基,呈狭长的膜质片状或纤维状。外层黑棕色,内层棕色或黄色。根单一或数条交结、分枝或并列,直径0.3~1cm。表面棕褐色,皱缩,有细根及须根。质松脆,易折断,断面粗糙,皮部深棕色,常成裂片状,木部黄白色。气特异,味苦而辛,有清凉感。贮藏:置阴凉干燥处,防潮,防蛀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牛蹄甲2022-10-07 19:02:51

    中药材“牛蹄甲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湖北桑寄生2022-10-07 19:05:06

    中药材“湖北桑寄生”。别名:杂寄生、桑寄生、马桑寄生泡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1600m的山地阔叶林中,寄生于青冈树、栗、梨树、油茶、三年桐、柳属等植物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湖北、湖南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高达1m。嫩枝、叶、花序和花均密被灰色星状毛,有时具散生叠生星状毛,叶近对生或互生,革质;叶柄长612mm;成长叶片卵形或长卵形,长58c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水葫芦2022-10-07 19:07:30

    中药材“水葫芦”。别名:大水萍、凤眼莲、水浮莲、洋水仙(《广州植物志》)。出处: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水塘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浮水植物或生于泥沼中。叶直立,卵形或圆形,大小不等,宽2.5~12厘米;叶柄长或短,中部以下肿胀,基部有鞘状苞片。花茎单生,长13~30厘米,中部有鞘状苞片;穗状花序有花6~12朵;花被长约5厘米,青紫色,管弯曲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