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龙船花根2022-10-07 18:24:42
中药材“龙船花根”。别名:红缨花树根(《广东中医》4(9):378,1959)。出处: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性味: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连2022-10-07 18:25:52
中药材“黄连”。别名:云连、雅连、川连、味连、鸡爪连。性状:味连:多集聚成簇,常弯曲,形如鸡爪,单枝根茎长3~6cm,直径0.3~0.8cm。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,粗糙,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、须根及须根残基,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,习称“过桥”。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,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。质硬,断面不整齐,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,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,呈放射状排列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鹅肠草2022-10-07 18:28:19
中药材“鹅肠草”。别名:鹅肠菜、鹅儿肠、抽筋草。性味:酸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凉血,消肿止痛,消积通乳。用于小儿疳积,牙痛,痢疾,痔疮肿毒,乳腺炎,乳汁不通;外用治疮疖。用法用量:0.5~1两,水煎服;鲜草2两捣汁服。外用适量,鲜草捣烂敷或煎浓汁熏洗。别名:抽筋草、鹅肠菜、伸筋藤、鹅耳肠(《云南中草药》),壮筋丹,鸡卵菜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长白楤木2022-10-07 18:34:14
中药材“长白楤木”。别名:牛尾大活、东北土当归、香秸颗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3200m的针阔混交林或灌木丛中及林缘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河南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约1m。叶互生;二至三回羽状复叶;叶柄长1024cm,疏生灰色细毛;托叶与叶柄合生,卵形或狭卵形,上部有整齐裂齿;羽片有小叶37,小叶无柄或有长至1c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野苦瓜2022-10-07 18:37:00
中药材“野苦瓜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1500m的常绿阔叶林下和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贵州西南部和云南南部及东南部。原形态:短序栝楼,攀援草本。茎细,被毛,具纵棱及沟。叶柄细,长49cm,具纵条纹,密被柔毛;叶片薄纸质,卵形,长520cm,宽513cm,不分裂,先端渐尖,基部深心形,边缘具短尖头状细锯齿,上面绿色,疏被短柔毛,背面淡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贯众2022-10-07 18:39:21
中药材“贯众”。别名:萹苻、泺(《尔雅》),贯节、贯渠、百头、虎卷、扁符(《本经》),贯中、贯钟、贯来、渠母、伯芹、药渠、黄钟(《吴普本草》),伯萍、乐藻(《别录》),草鸱头(陶弘景),伯药、药藻(《经典释文》),凤尾草(《本草图经》),蕨薇菜根(《滇南本草》),黑狗脊、贯仲、管仲(《纲目》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原形态:①粗茎鳞毛蕨,又名:绵马鳞毛蕨、鸡膀鳞毛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蛾药2022-10-07 18:41:45
中药材“蛾药”。别名:火草、火把花。性味:辛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消炎止痛。用于扁桃体炎,咽喉炎。用法用量:5分,研粉吹喉部或温开水送服。别名:火把花、火草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疏林草丛中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。原形态:华火绒草,又名:中国火绒草。 宿根簇生草本,高30~80厘米,全体密生絮状绵毛,根茎短,须根多数。茎直立,分枝。单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葫芦茶根2022-10-07 18:44:08
中药材“葫芦茶根”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性味:《贵州草药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茉莉花2022-10-07 18:46:36
中药材“茉莉花”。别名:小南强(《清异录》),柰花(《丹铅杂录》),鬘华(《群芳谱》),木梨花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多栽培于湿润肥沃土壤中。分布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产江苏、四川、广东等地。原形态:茉莉(《纲目》),又名:末利(《南方草木状》),抹厉(《洛阳名园记》),没利(《梅溪诗集》),末丽(洪迈)。 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胡麻草2022-10-07 18:48:58
中药材“胡麻草”。出处:《云南恩茅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田埂、水边、荒地。分布我国西南至东南部。原形态:直立草本,高20~30厘米,全株被绒毛。须根锈黄色。茎下部叶对生,上部叶互生,叶片披针形,长0.5’’2.5厘米,宽0.3~0.5厘米,全缘。花小,腋生,排成穗状花序;花萼佛焰苞状,一边开裂,长约1.2厘米;花冠管状,延长而弯曲,紫蓝色;雄蕊4,花药有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