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五叶壁藤2022-10-07 19:33:05
中药材“五叶壁藤”。别名:大绿藤、五爪龙、山里七、爬墙风、五爪风、藤五加、青龙藤、五爪金龙、五盘藤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常攀援于墙壁、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等地。原形态:绿爬山虎 落叶攀援木质藤本。茎粗壮;卷须与叶对生,常有58条细长分枝,有时多达11条,末端吸盘常为黑色肥厚的弯钩。掌状复叶互生;小叶5,倒卵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七爪风2022-10-07 19:35:24
中药材“七爪风”。别名:七指风。生境分布:广西。性味:苦、涩、酸,平。功能主治:祛风湿,强筋骨。 主治风湿关节疼痛,四肢麻痹瘫痪:用根1~2两,水煎服,或浸酒服。 痢疾:根0.5~1两,水煎加红糖适量服。别名:七指风。出处:始载于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生境分布:产于广西。原形态:为蔷薇科植物七爪风的根。归经:肺,肝经。性味:苦,涩,酸,平;。功能主治:...
查看详情 >> -
龙葵子2022-10-07 18:24:44
中药材“龙葵子”。出处:《药性论》。化学成分:种子含油2%。所含脂肪酸主为棕榈酸、硬脂酸、油酸、亚油酸,并含少量甾醇。性味:《本草图经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杞皮2022-10-07 18:27:06
中药材“黄杞皮”。别名:土厚朴、假玉桂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坡较干燥的疏林中,耐旱耐瘠,为次生林的常见树种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半常绿乔木,高10余米。树皮褐色,深纵裂;枝条细瘦,实心;裸芽叠生,有柄;全株被橙黄色盾状腺体。偶数羽状复叶,长1225cm,小叶35对,少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鹈鹕嘴2022-10-07 18:28:22
中药材“鹈鹕嘴”。别名:斑嘴鹈鹕。生境分布:我国北部地区,冬季迁南部地区。炮制:烧存性。功能主治:治赤白久痢。出处:《嘉佑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于我国河北以南的东部地区。原形态:斑嘴鹈鹕,又名:鹈鹕(《庄子》),鹜鹕(《山海经》),淘河(《尔骓》郭填注),逃河(《嘉佑本草》),淘鹤(《普济方》),淘鹅、犁涂(《纲目》),水流鹅(《南越笔记》)。 大型鸟类,体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青杠膏2022-10-07 18:33:05
中药材“青杠膏”。出处: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杂树林中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乔木,高达30米。生于开旷山顶时常呈灌木状;幼枝有锈色柔毛。单叶互生,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长3~8厘米,宽1.5~3厘米,先端圆形或钝,基部圆形至浅心形,全缘或有齿状锯齿,幼时有锈色柔毛,老后仅下面除中脉外有蜡质锈色细绒毛,侧脉6~8对;叶柄短。花雌雄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野芭蕉2022-10-07 18:37:03
中药材“野芭蕉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多生于海拔2700m以下的沟谷潮湿肥沃土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南岭以南各地。原形态:树头芭蕉,多年生草本,植株高612m,无蜡粉。假茎胸径1525cm,淡黄色,带紫褐色斑块。叶柄细而长,有张开的窄翼,长4060cm;叶片长圆形,长1.82.5m,宽6080cm,基部心形,叶脉于基部弯成心形。花序下垂,序轴无毛;苞片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貒骨2022-10-07 18:39:25
中药材“貒骨”。别名:土猪骨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食疗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产于四川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蜂乳2022-10-07 18:41:48
中药材“蜂乳”。别名:王浆、蜂王浆。性味:辛、酸,微温。功能主治:滋补强壮。用于神经官能症,高血压病,心血管机能不全,慢性肝炎,溃疡病,糖尿病,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。用法用量:0.5~1分。别名:王浆、乳浆(《医学科学参考资料》)。出处: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会议《论文文摘集》。毒性:王浆对小鼠、家兔、犬、猫均无毒性,但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及激素,过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葫芦茶2022-10-07 18:44:11
中药材“葫芦茶”。别名:剃刀柄、虫草、金剑草、咸鱼草、百劳舌、鲮鲤舌。性味:微苦、涩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消积利湿,杀虫防腐。用于预防中暑,感冒发热,咽喉肿痛,肾炎,黄疸型肝炎,肠炎,细菌性痢疾,小儿疳积,妊娠呕吐,菠萝中毒,小儿硬皮病。用法用量:0.5~2两;外用适量。备注:(1)民间腌制咸鱼、肉类,放入本品,可防蝇蛆。别名:牛虫草、迫颈草、百劳舌(《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