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大苞甲跖草2022-10-07 19:23:29
中药材“大苞甲跖草”。别名:七节风、竹叶菜、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一海拔(110)10002000(2700)m的溪边、山谷及山坡林下阴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大苞鸭跖草,多年生直立粗壮草本,高约80cm。不分枝或上部分枝,幼枝一侧被1条棕色柔毛,后变为无毛。叶互生;叶片披针形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下明珠2022-10-07 19:25:44
中药材“地下明珠”。别名:落地珍珠、铁秤锤、土地子、一粒金丹、陈伤子、铁钮子、山砒霜、泥里珠、寸金黄、一滴金丹、地下珍珠、内宝珠、茅膏菜根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12003650m的山坡潮湿地的松林下、草丛中或溪沟边。 2.生于山坡、溪边草丛、灌丛和疏林下。 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和西藏。 2.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南藤2022-10-07 19:28:00
中药材“南藤”。别名:丁父、丁公寄(《别录》),丁公藤(《本草拾遗》),石南藤(《本草图经》),搜山虎(《滇南本草》),风藤(《纲目》),蓝藤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巴岩香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主产于四川、湖南、云南等地;贵州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北等地亦产。原形态:①湖北胡椒 藤本,茎攀援,有节,光滑无毛。叶互生,革质;叶柄长1~2厘米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凉粉草2022-10-07 19:30:39
中药材“凉粉草”。别名:仙草、仙人草、仙人冻、薪草。性味:甘、淡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,凉血解暑。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,高血压,中暑,感冒,黄疸,急性肾炎,糖尿病。用法用量:0.5~2两。备注:(1)本品加水煎汁可制成凉粉,作清凉饮料。别名:仙人草(《职方典》),仙人冻(《纲目拾遗》),仙草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我国南部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五星蒿2022-10-07 19:33:05
中药材“五星蒿”。别名:雾冰草、毛脊粱。生境分布:东北、西北、华北、山东。性味:甘、淡,微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祛湿。主治脂溢性皮炎(头皮屑)。用法用量:五星蒿、大麻叶各适量,水煎洗,每日2次。别名:肯诺藜、巴锡藜、雾冰草、毛脊梁(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,乌斯特哈姆哈格、布敦哈姆哈格、马楠哈坶哈格(蒙名)。出处: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沙丘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颔蛇2022-10-07 18:25:54
中药材“黄颔蛇”。别名:黄喉蛇(《纲目》),黄长虫、慈鳗(《生物学通报》(3):1,1958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多栖于屋内,以鼠、雀为食,无毒。分布河北至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。原形态:全长约1.7米左右,吻鳞宽稍大于高。鼻间鳞宽比高大,长为前额鳞长的1/2。前额鳞与上眼前鳞的缝合线比额鳞的缝合线略长。额鳞的长比两颅顶鳞间的缝合线短。颅顶鳞的长比吻瑞至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鹅首马先蒿2022-10-07 18:28:21
中药材“鹅首马先蒿”。生境分布:西藏。性味:甘、涩,温。功能主治:利尿平喘,益阴止痛。主治水肿,尿少,气喘,营养不良,骨髓炎引起的针刺样疼痛。用法用量:0.5~1钱。出处: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草地。分布西藏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小草本,高6~10厘米。根圆锥状,表面粗糙。根茎短。茎自根茎上发出多条,紫红色,具节,被细绒毛。基生叶具柄,披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鸡嗉子根2022-10-07 18:29:34
中药材“鸡嗉子根”。别名:野荔枝根。原形态:常绿小乔木,高315m。嫩枝密被白色贴生短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11.4cm,密被白色贴生短柔毛,上面有浅沟,下面圆形;叶革质或薄革技,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5.510cm,宽23.4cm,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,两面均被巾生白色短柔毛,下面极为稠宇航局,中脉在上面稍明显,下面凸出,脉腋常有凹穴。头状花序近球形,约为1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鱵鱼2022-10-07 18:30:45
中药材“鱵鱼”。别名:箴鱼(《山海经》),铜哾鱼(《临海异物志》),姜公鱼(《纲目》),针工鱼(《医林纂要》),针鱼(《动物学大辞典》),单针鱼、针扎鱼(《黄渤海伍类调查报告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我国沿海和长江等各大河流中。原形态:体细长,略呈圆柱形,背腹缘微凸,尾部渐细。体长约16~24厘米,头长,前端尖,顶部及两侧面平坦,腹面较狭。口小。眼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香蕉弄蝶2022-10-07 18:31:57
中药材“香蕉弄蝶”。别名:芭蕉卷叶蛾、蕉包虫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成虫产卵于香蕉、芭蕉叶上,以老熟幼虫在卷叶中越冬,翌年春季化蛹。成虫6月、7月出现。 资源分布:分布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南部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香蕉弄蝶,成虫体长3035mm,展翅展7585mm。全体褐色或茶褐色,胸部全为长毛所盖。复眼大,半球形。触角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