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崖松2022-10-07 19:17:41
中药材“崖松”。别名:疣果景天、小鹅儿肠[陕西]。性味:酸、涩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止痢。用于小儿丹毒,细菌性痢疾,阿米巴痢疾,睾丸炎;外用治烧烫伤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外用适量鲜品捣汁涂患处。别名:小鹅儿肠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草地、荒坡、石上。分布陕西、山西、河南、湖北、甘肃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全体无毛,具须根。茎单生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川明参2022-10-07 19:17:40
中药材“川明参”。别名:明参、明沙参、土明参、沙参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丛中或沟边,多为栽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湖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150cm。根颈细长;根圆柱形,长730cm,径0.61.5cm,顶部有横环纹,表面平坦,黄白色至黄棕色,断面白色,味甜。茎圆柱形,径2.55mm,多分枝,有纵细条纹,基部带紫红色。基生叶多数,莲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川贝母2022-10-07 19:17:39
中药材“川贝母”。别名:贝母、川贝。性状:松贝: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,高0.3~0.8cm,直径0.3~0.9cm。表面类白色。外层鳞叶2瓣,大小悬殊,大瓣紧抱小瓣,未抱部分呈新月形,习称“怀中抱月”;顶部闭合,内有类圆柱形、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~2枚;先端钝圆或稍尖,底部平,微凹入,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,偶有残存须根。质硬而脆,断面白色,富粉性。气微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川芎2022-10-07 19:17:39
中药材“川芎”。别名:芎藭、小叶川芎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~60厘米,根状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,结节顶端有茎基团块,外皮黄褐色,有香气。茎常数个丛生,直立,上部分枝,节间中空,下部节明显膨大成根状,易生根。叶互生,二至三回羽状复叶。夏季开花,复伞形花序顶生,双悬果卵圆形,5棱,有窄翅,背棱中有油管1个,侧棱中有2个,结合面有4个。性状:本品为不规则结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川桂皮2022-10-07 19:17:38
中药材“川桂皮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3001800m的阔叶林中。 资源分布:四川西部、云南东北部。原形态:银叶桂常绿乔木,高达16m。幼枝多少具棱脊。叶互生或近对生;叶柄长11.5cm,无毛;叶片披针形,长611cm,宽2.54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或近圆形,上面绿色,光亮,无毛,下面苍白色,被绢毛或短绒毛,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,中脉具12条支脉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川防风2022-10-07 19:17:38
中药材“川防风”。别名:竹节防风(《四川中药志》),毛前胡、西风(南川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野生在多石砾的草原、山坡上。分布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主产于四川。贵州亦产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达1米。主根粗壮,呈长圆锥形。茎单一,圆柱形,有纵直沟纹,基部光滑,顶端近花序处密生白色柔毛。基生叶有柄,长10~15厘米,基部呈鞘状,抱茎;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川木通2022-10-07 19:17:37
中药材“川木通”。别名:淮通、淮木通、小木通。性状:本品呈长圆柱形,略扭曲,长50~100cm,直径2~3.5cm。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,有纵向凹沟及棱线;节处多膨大,有叶痕及侧枝痕。残存皮部易撕裂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。切片厚0.2~0.4cm,边缘不整齐,残存皮部黄棕色,木部浅黄棕色或浅黄色,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隙,其间布满导管孔,髓部较小,类白色或黄棕色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崇澍蕨2022-10-07 19:17:36
中药材“崇澍蕨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植物分类学报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1200m的林下或沟谷湿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4060cm。根茎长而横走,黑褐色,密被棕褐色、披针形鳞片。叶远生,近二型;营养叶较小,叶柄长约20cm,禾秆色或基部褐禾秆色,基部被狭披针形鳞片,向上光滑,上面有1条纵沟;叶片通常三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川牛膝2022-10-07 19:17:36
中药材“川牛膝”。别名:甜川牛膝、甜牛膝、天全牛膝、大牛膝、白牛膝、拐牛膝、龙牛膝。原形态: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40~100厘米。主根长圆柱形,粗壮,直径0.8~1.5厘米,土棕色,味微甘。茎下部近圆柱形,中部近四棱形,疏被糙毛,节处略膨大。叶油节部对生,近四棱形,具条纹或沟纹。叶对生,椭圆形或长椭圆形。秋季顶生或腋生多数绿白色小花,密集圆头状。胞果长椭圆形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川木香2022-10-07 19:17:35
中药材“川木香”。别名:木香、铁杆木香、槽子木香。性状:本品呈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,稍弯曲,长10~30cm,直径1~3cm。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,具皱纵纹,外皮脱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筋脉;根头偶有黑色发黏的胶状物,习称“油头”。体较轻,质硬脆,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或黄色,有深黄色稀疏油点及裂隙,木部宽广,有放射状纹理;有的中心呈枯朽状。气微香,味苦,嚼之粘牙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