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巨紫堇2022-10-07 19:17:30
中药材“巨紫堇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东北植物检索表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沟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黑龙江、吉林等地。原形态:巨紫堇 多年生中型草本,高60120cm,无毛。根头部粗大成块。茎直立,中空,上部多分枝。基生叶具长柄,叶片轮廓三角形,三出全裂,裂片有短柄,再羽状深裂,最终裂片椭圆形至长卵形,长27cm,下面淡绿色;茎生叶无或仅1枚,干后变黑。总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巴豆叶2022-10-07 19:17:29
中药材“巴豆叶”。别名:双眼龙叶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大叶双眼龙叶(《岭南草药志))。出处: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功能主治:治疟疾,疮癣,跌打损伤,蛇伤。 ①《岭南采药录):...
查看详情 >> -
巴豆壳2022-10-07 19:17:29
中药材“巴豆壳”。别名:巴豆皮(《宣明论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①《纲目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巨藻2022-10-07 19:17:28
中药材“巨藻”。别名:海藻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低潮带以下数十米深的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我国于1978年从墨西哥引进,已在大连、山东长岛等海域养殖成功。原形态:藻体巨大,褐色,长可达7080m,最长可达100m以上,具有粗绳状的茎状舌柄,近基部长出23次双叉分枝,分枝细长,柄的直径约12cm,有韧性,可弯曲。分枝上侧生很多叶片,呈互生或螺旋形叶序,叶片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帚菌2022-10-07 19:17:28
中药材“帚菌”。别名:笤帚菌、红扫把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阔叶林中地上,偶生于针叶林中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河北、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福建、河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子实体群生。分枝多,浅肉色至肉色,分枝末端柠檬黄色,高730cm,直径615cm,下部多叉分枝,常具纵向小皱纹,分枝末端圆钝或近尖削。菌柄36m高,直径2.56cm,基部浅灰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巴掌草2022-10-07 19:17:27
中药材“巴掌草”。别名:千灵丹。性味:辛,平。功能主治:止咳平喘,祛风止痛。用于肺结核,支气管炎,哮喘,风湿骨痛,类风湿关节炎,慢性胃痛,肠胃炎。用法用量:鲜品0.5~1两。别名:红草鞋、狮子利、狮子尾、狗舌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30m左右的低山沟谷林中、林下及石山阴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。原形态:同色兜兰,多年生附生草本。须根粗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巴茅根2022-10-07 19:17:27
中药材“巴茅根”。别名:大茅根。性味:甘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,活血。用于妇女干血痨,潮热,产妇失血口渴,牙痛。用法用量:3~4两。别名:野苇子、红紫。出处:始载于《本草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地或岸边湿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西北、华东等地。原形态:荻,多年生草本,高达1.5cm。具粗壮被鳞片的根状茎。秆直立,无毛,多节,节具长须毛。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巴豆树根2022-10-07 19:17:26
中药材“巴豆树根”。别名:大叶双眼龙根、挡蛇剑、独行千里(《岭南草药志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性味: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工布乌头2022-10-07 19:17:26
中药材“工布乌头”。别名:雪山一支蒿。出处:出自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05600m的山坡草地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西藏。原形态:工布乌头,多年生草本,高达180cm。块根近圆柱形,长8cm,直径1.5cm。茎直立,不分枝或分枝,上部密被反曲的短柔毛。叶互生;最下部叶柄与叶片等长,上部叶柄比叶片短甚多;叶片心状卵形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巴旦杏仁2022-10-07 19:17:25
中药材“巴旦杏仁”。别名:八担仁(《饮膳正要》),巴达杏仁(《本草通玄》),叭哒杏仁(《要药分剂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亚洲西部及地中海区域;我国新疆、甘肃、陕西等地有栽培。原形态:巴旦杏(《纲目》)又名:偏桃、婆淡树(《酉阳杂俎》),偏核桃、匾桃、忽鹿麻(《纲目》),京杏。 落叶乔木,高达8米。树皮灰色,小枝平滑。叶卵状披针形至抉披针形,中部较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