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布狗尾2022-10-07 19:17:24

    中药材“布狗尾”。别名:兔狗尾、狐狸尾、虎尾轮、防虫草、猫上树。性味:淡,凉。注意: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清热化痰,凉血止血,杀虫。用于感冒,咳嗽,疟疾,血丝虫病,小儿疳积,吐血,咯血,尿血。用法用量:1~2两。备注:(1)同属下列植物在不同地区亦同供药用:猫尾射Uraria crinita Desv.;猫尾草Uraria sinensis (Hemsl.) 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布朗耳蕨2022-10-07 19:17:24

    中药材“布朗耳蕨”。别名:睬甲哈乌(藏名)。出处: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高寒林下阴湿地及岩石缝中。分布陕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40~60厘米。根茎块状,横卧。叶柄短,长6~8厘米,有沟,褐棕色,与中轴密被鳞片;鳞片淡褐色乃至淡黄褐色;叶倒披针形,长40~60厘米,宽10~15厘米,下部羽片渐缩短,2次羽状分裂;羽片长披针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川黔鸭脚木2022-10-07 19:17:23

    中药材“川黔鸭脚木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1500m的山谷灌丛、林缘或疏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湖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高13m。掌状复叶,互生;叶柄长816cm,无毛;小叶片611,纸质或薄革质,长圆状椭圆形、倒卵状长圆形、长圆状披针形、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,长717cm,宽1.55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楔形、钝至近圆形,两面无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巴巴花2022-10-07 19:17:23

    中药材“巴巴花”。别名:土黄花、巴巴叶、土黄芪、磨盘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3003000m的山坡灌丛或路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。原形态:圆锥苘麻 落叶灌木,高达2m。全株被星状绒毛,小枝纤细,圆柱形。叶互生;叶柄长35cm,被绒毛;托叶线形,长12cm;叶卵心形,长49cm,宽47cm,先端长尾状,基部心形,边缘具不规则细圆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带刺马鞭2022-10-07 19:17:22

    中药材“带刺马鞭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约300m的山坡林下阴湿处或林缘坡地草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山区及半山区各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11.5m。茎常呈四棱形,直立有分枝,茎及叶柄均被白色伏毛和尖锐刺状螫毛。叶互生;有长柄;叶片宽卵形至圆形,长720cm,宽615cm,先端常3中裂至深裂,裂片近卵形至三角形,先端长尖,边缘有粗大锯齿,基部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师实2022-10-07 19:17:22

    中药材“师实”。别名:自然谷、禹余粮、师草实、海米、砂贡子。出处:出自《海药本草》。张华《博物志》:海上有草焉,名蒒,其实食之如大麦,七月稔熟,名曰自然谷,或曰禹余粮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沿海沙滩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砂钻苔草,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壮,森质,匍匐或垂直和下。秆粗壮,高1020cm,直径23mm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巴豆油2022-10-07 19:17:21

    中药材“巴豆油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性状:为黄色或黄褐色液体,有粘稠性,透明,微具萤光。有辛灼的香气。性味:辛,热,有毒。功能主治:①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巴豆2022-10-07 19:17:20

    中药材“巴豆”。别名:双眼龙、大叶双眼龙、江子、猛子树、八百力、芒子。性状:本品呈卵圆形,一般具三棱,长1.8~2.2cm,直径1.4~2cm。表面灰黄色或稍深,粗糙,有纵线6条,顶端平截,基部有果梗痕。破开果壳,可见3室,每室含种子1粒。种子呈略扁的椭圆形,长1.2~1.5cm,直径0.7~0.9cm,表面棕色或灰棕色,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及种阜的疤痕,另端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巴戟天2022-10-07 19:17:20

    中药材“巴戟天”。别名:鸡肠风、鸡眼藤、黑藤钻、兔仔肠、三角藤、糠藤。性状:本品为扁圆柱形,略弯曲,长短不等,直径0.5~2cm。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,具纵纹及横裂纹,有的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;质韧,断面皮部厚,紫色或淡紫色,易与木部剥离;木部坚硬,黄棕色或黄白色,直径1~5mm。无臭,味甘而微涩。贮藏:置通风干燥处,防霉,防蛀。炮制:巴戟肉:取净巴戟天,照蒸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干贝2022-10-07 19:17:19

    中药材“干贝”。别名:江瑶柱、扇贝柱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栖息于低潮线至20余米的水清流急的岩石上或沙砾较多的海底,以足丝固着后,微张两壳以鳃过滤水中浮游生物为食。雌雄异体,1年性成熟,卵巢为橙黄色,精巢乳白色,繁殖期57月,生殖时最适温度1619℃。 2.多生活于浅海24m水深的沙质海底。 3.生活于潮间带。 资源分布:1.我国分布于渤海、黄海。现已大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