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披针叶卫矛2022-10-07 19:16:09

    中药材“披针叶卫矛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m以下山地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披针叶卫矛,乔木,高达10m。叶对生;叶柄长约4cm;叶片近披针形,长约10cm,宽约5cm,先端急尖或短渐尖。聚伞花序有5至多花,总花梗长约2cm;花白绿色,4出数。蒴果倒三角形,上部4浅裂。种子有橙红色假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抚松乌头2022-10-07 19:16:09

    中药材“抚松乌头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70m一带的山地草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抚松。原形态:抚松乌头,多年生草本,高约1m。茎无秘或疏被短伏毛,上部有分枝。叶互生;中部以上茎生叶有短柄,长0.33cm;叶片圆五角形,长49cm,宽4.511cm,3全裂,中央全裂片卵状菱形,羽状分裂,末回裂片狭披针形或线形,宽23mm,侧全裂片不等2深裂,上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扶桑金星蕨2022-10-07 19:16:08

    中药材“扶桑金星蕨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2100m的低山疏林下或高山林缘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,东至台湾,北到河南,西北达陕西、甘肃,西南至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4060m。根茎长而横生,近光滑。叶近生;叶柄长2025cm,淡禾秆色,基部疏被红棕色、阔卵形鳞片;叶片草质,倒披针形,长2540cm,宽812cm,先端渐尖并羽裂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扶桑叶2022-10-07 19:16:08

    中药材“扶桑叶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化学成分:叶和茎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和β谷甾醇。药理作用:叶和茎的煎剂对离体豚鼠回肠有轻度兴奋作用,对离体大鼠子宫、蟾蜍腹直肌、大鼠后肢灌流及麻醉狗血压(0.1克/公斤静脉注射)均无明显作用。上述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时毒性不大(两只小鼠给1克/只,24小时内不死或只死1只)。对人可认为无毒性。性味:①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披针叶兔耳风2022-10-07 19:16:07

    中药材“披针叶兔耳风”。别名:小血金丹、肺经草。性味:辛,平。功能主治:止血。用于各种内出血。用法用量:每次2.5~5克。制成散剂、酊剂或注射剂。别名:肺经草、小血金丹。出处:《四川中草药通讯》1:19,1973。生境分布:生于河边、水沟旁潮湿沙石地的杂草丛中。分布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约20~60厘米。根茎粗短,周围生多数细长的须根。叶基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披散糖芥2022-10-07 19:16:07

    中药材“披散糖芥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沙地、向阳山坡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新疆。原形态:灰毛糖芥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3080cm。全体具贴生二叉丁字毛。茎直立,不分枝或分枝,有棱。基生叶莲座状,叶柄长35cm;叶片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24cm,宽38mm,先端急尖,基部渐狭,全缘或具裂齿;茎生叶具短柄,叶片线状长圆形或线形,全缘。总状花序在果期可达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报春花2022-10-07 19:16:06

    中药材“报春花”。别名:橡只玛尔布(藏名)。出处: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水沟旁及潮湿处。分布西南及西藏、内蒙古、新疆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。根茎粗而短,具多数须根。单叶基生;倒披针形或狭矩圆状倒披针形,先端钝尖或急尖,基部渐狭,边缘有细碎锯齿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。伞形花序顶生,有花10余朵;花茎直立,上部带紫绿色;花柄长短不一;花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披针骨牌蕨2022-10-07 19:16:06

    中药材“披针骨牌蕨”。别名:万年青、克氏骨牌蕨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附生于海拔2501700m的林缘树干或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长江中下游和福建、台湾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610cm。根茎细长,横生,绿色,被暗褐色、钻状披针形鳞片,基部圆形,边缘有疏齿。叶远生,近二型;营养叶的叶柄短,长0.52cm,叶片阔披针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挖耳草2022-10-07 19:16:05

    中药材“挖耳草”。别名:杓儿菜。性味:苦、辛,寒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用于感冒发热,咽喉肿痛,牙痛,急性肠炎,痢疾,尿路感染,淋巴结结核;外用治疮疖肿毒,乳腺炎,腮腺炎,带状疱疹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2~5钱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芸香草、毛叶草(《滇南本草》),野烟叶、野思草(《草木便方》),野烟(《分类草药性》),倒提壶(《中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抓地虎2022-10-07 19:16:05

    中药材“抓地虎”。别名:劲直阴地蕨。性味:甘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。治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2~3钱,水煎兑酒服;外用捣烂调麦面敷患处。别名:劲直小阴地蕨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或阴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3055cm。具直立而短的根茎和肉质粗壮的长根。总叶柄长2530cm,多汁,淡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