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蔷薇枝2022-10-07 18:43:27
中药材“蔷薇枝”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功能主治:《纲目拾遗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蔓胡颓子2022-10-07 18:43:27
中药材“蔓胡颓子”。别名:耳环果、羊奶果、甜棒槌、砂糖罐、桂香柳。生境分布:河南及长江流域各省,南达广东、广西、台湾。化学成分:叶含生物碱、黄酮甙、酚类、醣类、氨基酸、有机酸。性味:酸,平。功能主治:叶:平喘止咳。 果:收敛止泻。 根:利水通淋,散瘀消肿。 支气管炎哮喘,慢性支气管炎,感冒咳嗽:叶研粉,每次0.5~1钱,每日2次;或用鲜叶3~4钱,水煎服。 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蕙实2022-10-07 18:43:28
中药材“蕙实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建兰生于山坡林下。 2.春兰生于山坡林下或溪边。 3.蕙兰生于林下阴湿处。 4.寒兰生于山坡林下。 5.多花兰生于山坡林下岩石边或附生树上。 6.台兰于山坡地上或树上半附生。 资源分布:1.建兰各地有栽培,变种、变型及栽培品种很多。 2.春兰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甘肃、陕西。各地有栽培,变型及栽培品种很多。 3.蕙兰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蔷薇根2022-10-07 18:43:28
中药材“蔷薇根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化学成分:根含委陵菜酸。根皮含鞣质23.3%。鲜叶含维生素C_61.6毫克%。归经:入脾、胃经。 ①《纲目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蕨麻2022-10-07 18:43:29
中药材“蕨麻”。别名:人参果、莲菜花、延寿果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补气血,健脾胃,生津止渴,利湿。用于病后贫血,营养不良,脾虚腹泻,风湿痹痛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别名:人参果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,莲菜花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,戳玛(藏名)。出处: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路旁、沟边、田野潮湿处。分布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西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蓼实2022-10-07 18:43:29
中药材“蓼实”。别名:蓼子(《补缺肘后方》),水蓼子(《东医宝鉴》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蔊菜2022-10-07 18:43:30
中药材“蔊菜”。别名:野菜子、铁菜子、野油菜、干油菜、山芥菜、地豇豆。性味:甘、淡,凉。注意:蔊菜不能和黄荆叶同用,否则引起肢体麻木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镇咳,利尿。用于感冒发热,咽喉肿痛,肺热咳嗽,慢性气管炎,急性风湿性关节炎,肝炎,小便不利;外用治漆疮,蛇咬伤,疔疮痈肿。用法用量:1~2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辣米菜(《纲目》),野油菜(《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蕗蕨2022-10-07 18:43:31
中药材“蕗蕨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1600m的山坡阔叶林中,附生树上或密林下溪边潮湿的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附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1525cm。根茎褐色,铁丝状,长而横走,几光滑,极少毛,粗约0.8mm;下面疏生纤维状的根。叶远生,薄膜质,干后褐色或绿褐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蔓乌头2022-10-07 18:43:31
中药材“蔓乌头”。别名:细茎蔓乌头(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),鸡头草(《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》)。出处:《东北药用植物原色图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高山林边、草地。分布东北。原形态:多年生蔓生草本。块根倒圆锥形。茎长1~3米,缠绕上升或弯曲。叶片阔卵状五角形,具柄,3全裂,裂片卵状披针形,有缺刻,中央裂片3浅裂,侧生裂片不等地2裂。总状花序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蔓赤车2022-10-07 18:43:32
中药材“蔓赤车”。别名:毛赤车、入脸麻、接骨仙子、鸡骨香、香蕉草、水靛青、水田草、川萃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沟边或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长达40cm。茎渐升,被短糙毛,通常分枝。叶无柄或近无柄,不对称;狭卵形或狭椭圆形,长47.5cm,宽1.23.2cm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