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苦天茄2022-10-07 18:47:03

    中药材“苦天茄”。别名:刺天茄、刺茄子、大苦葛、苦颠茄、金弹子、黄角刺、狗茄子、添钱果。生境分布:云南。化学成分:果含三种甾体成分,主要为甾体生物碱甙,水解后可产生澳洲茄胺(solasodine)。性味:微苦,寒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消炎解毒,镇静止痛。主治风湿跌打疼痛,神经性头痛,胃痛,牙痛,乳腺炎,腮腺炎等。外用叶、果治疮毒。用法用量:1~2钱。别名:苦颠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楝花2022-10-07 18:47:03

    中药材“苦楝花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于旷野或路旁,常栽培于屋前房后。 2.生于海拔5002100m的杂木林和疏林内或平坝、丘陵地带湿润处,常栽培于村旁附近或公路边。 资源分布:1.分布北至河北,南至广西、云南,西至四川等地。 2.分布于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1.楝 落叶乔木,高1520m。树皮暗褐色,纵裂,老枝紫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壶卢蔓2022-10-07 18:47:04

    中药材“苦壶卢蔓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《稗史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壶卢2022-10-07 18:47:04

    中药材“苦壶卢”。别名:苦匏(《国语》),蒲卢(《礼记》),苦瓠(《本经》),约壶、约腹壶(《广志》),苦瓠娄(《唐本草》),亚腰壶卢(《简便单方》),长柄茶壶卢(《濒湖集简方》),药壶卢(《纲目》),细颈葫芦、长柄葫芦(《本经逢原》),金葫芦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,京葫芦、小葫芦(《江苏植药志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一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木2022-10-07 18:47:05

    中药材“苦木”。别名:苦皮树、苦树皮、苦皮子、苦胆木、赶狗木、熊胆树、土樗子。性状:本品枝呈圆柱形,长短不一,直径0.5~2cm;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,有细密的纵纹及多数点状皮孔;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不平整,淡黄色,嫩枝色较浅且髓部较大。叶为单数羽状复叶,易脱落;小叶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近无柄,长4~16cm,宽1.5~6cm;先端锐尖,基部偏斜或稍圆,边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檀叶2022-10-07 18:47:05

    中药材“苦檀叶”。出处:《草木便方》。功能主治:①《草木便方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地胆根2022-10-07 18:47:06

    中药材“苦地胆根”。出处: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生境分布:产广东、广西、福建等地。性状:主根圆柱形,弯曲,有很多棕色支根。质坚,折断面外层白色,内层黄色,中空。性味: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楝叶2022-10-07 18:47:07

    中药材“苦楝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于旷野或路旁,常栽培于屋前房后。 2.生于海拔5002100m的杂木林和疏林内或平坝、丘陵地带湿润处,常栽培于村旁附近或公路边。 资源分布:1.分布北至河北,南至广西、云南,西至四川等地。 2.分布于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1.楝 落叶乔木,高1520m。树皮暗褐色,纵裂,老枝紫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树皮2022-10-07 18:47:07

    中药材“苦树皮”。别名:苦通皮、马断肠、吊杆麻、菜虫药、老虎麻。性味:苦,平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,杀虫。用于黄水疮,头癣,骨折肿痛,阴痒。用法用量:外用适量,研粉调敷患处。备注:(1)本品亦作农业杀灭害虫之用。别名:苦皮子(《四川中药志》),山熊胆(《新医学》(3):26,1972),赶狗木(广西《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》)。出处:《中国药植志》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地胆2022-10-07 18:47:08

    中药材“苦地胆”。别名:天芥菜、鸡疴粘(《纲目》),土柴胡、马驾百兴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草鞋底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地胆头、磨地胆(《广州植物志》),牛插鼻、铁烛台、披地挂、地枇杷、牛托鼻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土蒲公英、吹火根、毛兜细辛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铺地娘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铁扫帚、铁答杯、铁丁镜、一刺针(《闽东本草》),铁灯柱、毛刷子(《江西民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